最近白宫里格外热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专程到访,带来了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把30种关键金属的长期供应承诺,当成“大礼”亲手交到特朗普手里。
特朗普接了“礼”,当场放话:再过一年,美国的关键矿产和稀土,多到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
可要是细细琢磨就会发现,特朗普的乐观怕是太早了:中国手里攥着两张关键底牌,想靠这协议破局,没那么容易。
美澳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计划未来半年向澳大利亚稀土矿项目投入超30亿美元,其中澳方出10亿、美方出20亿,目标是建起一条完整的稀土加工生产线。
还规划让美军在澳投资建设稀土加工厂,年产100吨制造雷达必需的镓金属。阿尔巴尼斯更是直言,澳大利亚要从“卖矿石”转向“赚全产业链的钱”。
可仔细拆解就会发现,这份协议更像画饼。
首先是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澳大利亚虽然有稀土矿,但根本没有像样的冶炼提纯技术。
![]()
业内人士测算,要建成能满足美国需求的稀土冶炼线,至少需要5年时间。
现在美国本土唯一的芒廷帕斯稀土矿,98%的精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就因为缺了中国的萃取分离技术。
成本更是个绕不开的大坑,美国开矿的平均周期长达29年,光是环保评估就要耗掉好几年。
稀土分离厂工人的时薪高达54美元,再加上各种隐性成本,每吨稀土的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
更离谱的是,协议里还设了个“保底价”,比现在的市场价高出近两倍,说白了就是靠政府补贴硬撑,这样的产业根本经不起市场波动。
最致命的是重稀土短板,制造导弹、新能源汽车必须用到重稀土,可美国100%依赖进口,澳大利亚的重稀土储量连全球的1%都不到。
![]()
这就意味着,就算美澳能挖出再多轻稀土,美军需要的高端军工材料,还是得找其他地方要,根本没法实现“自主可控”。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对这份协议的态度也很微妙。
阿尔巴尼斯办公室特意强调,这只是一份“行动计划”,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既想跟着美国分一杯羹,又不想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算盘打得相当精。
协议一签,澳大利亚的稀土矿企股价倒是先涨了一波,Arafura的美股股价一度暴涨29%,可股价涨得再高,也填不上产业链的窟窿。
特朗普的狠话与现实的耳光
协议签署后,特朗普的表态格外高调。
![]()
特朗普不仅说一年后稀土会多得用不完,还放话要把稀土价格压到2美元以下,甚至拿出了对华施压的筹码:威胁如果中国不供稀土,就断供波音飞机的零部件。
可这些狠话,仔细琢磨就站不住脚。
先看稀土过剩的说法,美国能源部自己测算过,要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需要10年时间和3000亿美元投入。
现在才刚签协议,连冶炼厂的影子都没有,一年后怎么可能过剩?
恐怕到时候澳大利亚的矿石都堆在美国港口,却没人能把它变成能用的材料。
再说说断供波音零部件的威胁,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现在中国是波音的重要市场,一旦断供,欧洲空客肯定会趁机抢占市场,波音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更重要的是,这反而会倒逼中国加快发展自己的航空产业链,到时候美国再想靠零部件卡脖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特朗普还提到2026年初要访问中国,自认为能谈成平等公平的协议,却又拒谈“不支持台独换贸易优惠”,甚至宣称美国在AI和军事上比中国强,有“秘密武器”。
可事实是,美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需要的稀土永磁体,70%都产自中国。
中国今年还把18项稀土萃取技术列入了出口限制,美国企业想绕都绕不开。
就像芒廷帕斯矿之前想自建冶炼线,结果因为没有中国的专利授权,产品纯度达不到军工标准,最后还是得把精矿运到中国来加工。
![]()
面对特朗普的表态,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回应很实在:关税战、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要谈就得站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
美国想靠耍横、搞小圈子打破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根本不现实。
中国的两张底牌
美澳之所以难破中国的稀土优势,关键是中国手里握着两张硬底牌。
第一张是技术垄断。
今年初,中国把18项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列入了出口限制目录,这些技术是稀土产业的“命门”。
不管是提炼高纯度的稀土金属,还是制造高端的稀土永磁体,都离不开这些技术。
美国、日本这些年也想搞自主研发,可十几年过去了,连个像样的突破都没有,就是因为绕不开中国的专利壁垒。
而且中国的优势不只是在冶炼端,应用端同样牢牢占据主导。
全球70%的稀土永磁体产自中国,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风电企业,要想生产高端产品,就得买中国的磁体。
![]()
现在中国又开始限制稀土精炼设备出口,美欧今年筹建的六家稀土工厂,就算拿到了设备,也得等三年才能达到预期产能,时间上根本赶不上特朗普的“一年之约”。
第二张底牌是全球矿山布局。
早在美澳秘密磋商之前,中国企业就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拿下了缅甸、非洲还有澳大利亚本地不少稀土矿的权益。
这种“海外采矿+国内冶炼”的模式,让美澳陷入了两难:如果不让中国企业参与开发,全球稀土产量马上就会下降。
如果让中国参与,采出来的矿石最后还是会运到中国来加工,等于还是绕不开中国产业链。
![]()
其实中国搞稀土出口管制,不只是为了限制供应,更重要的是以技术换时间。
趁着这个窗口期,中国可以在稀土应用的高端领域进一步突破,比如研发更先进的永磁材料、拓展稀土在半导体领域的用途,把产业链的优势扎得更牢。
等到美澳好不容易建起冶炼厂,中国可能已经在更高端的领域形成了新的优势。
结语
美澳85亿稀土协议的签署,看似是美国破解中国“稀土牌”的关键一步,实则暴露了其在产业链掌控力上的短板。
这场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谁拥有更多的矿,而是谁能掌控从开采、冶炼到应用的全链条能力;这恰恰是中国深耕数十年的优势所在。
特朗普的“一年之约”注定难以实现,澳大利亚想靠卖矿转型全产业链也绝非易事。
![]()
毕竟,产业链的优势不是靠短期协议堆出来的,而是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政策支持和生态构建换来的,这才是中国最稳的底气。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项目总价值达85亿美元》2025-10-21
![]()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