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民族宗教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向燕山大学发来感谢信,对学校长期以来对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援助和支持,致以敬意和感谢。
燕山大学宋娜、梁顺攀、喻江平、何良策、张建永等人就是这封感谢信的主人公。这群有着深厚家国情怀与精湛专业素养的援疆优秀教师代表,告别亲友、跨越山海,在新疆的土地上扎根,用汗水浇灌教育之花,用真情书写着属于燕大人的援疆故事。
宋娜牵头重组新疆科技学院旅游管理、新闻学、法学等专业和文化教研室,创新性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成立文化与传媒学院并受聘为院长,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她还邀请本校相关学科专家,集成式帮扶该院发展,共同打造了“文旅大讲堂”品牌活动。在她指导下,毛娅琪同学深入挖掘当地蒙古族文化特色,设计出了一套精美的文创产品,并在全国大学生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中斩获二等奖。
喻江平担任新疆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一职。他将燕山大学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与新疆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他还利用自身资源,积极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联系疆外实习基地,让他们有机会走出新疆,开阔视野,积累实践经验。如今,该学院在教学竞赛获奖数量、教师教学双优率、教改课题立项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梁顺攀担任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后,促成学院与东软集团等多家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学院不仅引入了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资源,还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学科发展布局。在智慧诊疗领域,梁顺攀整合两地科研力量,组建跨校科研团队,提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算法模型,并在新疆巴州和秦皇岛试点转化应用。2024年,援疆期满,考虑到学院学科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他毅然申请续期一年。
何良策依托新疆科技学院拥有的“智慧能源项目”平台,带领当地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我期望边疆地区的教育资源能逐步缩小与内地的差距,让边疆孩子能够享受到高质量教育。”何良策说。
在这群援疆教师中,张建永的“文化润疆”之路格外动人。
初次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三十一团,他就被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漫步在团部的棉田、果园、农舍间,走进机修连老车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远处,那片狭长的胡杨林带像英勇的哨兵般屹立在地平线上,守护着这片热土。深受触动的张建永,立刻拿起画笔,将心中的感动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融入画作,一幅幅“兵团记忆”系列作品就此诞生。
在援疆工作中,科研项目文艺精品工程的创作出版和人才培训项目的推进,是张建永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在参与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他全身心投入,与当地群众、同事们深度交流,渐渐产生了“只缘情近了,忘却在他乡”的情感共鸣。
五年来,张建永始终坚守在“文化润疆”的岗位上,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实践。他用画笔描绘新疆的壮美风光与人文风情,用艺术的力量滋养着这片文化沙漠,让更多人领略到祖国西部的独特魅力。
在新疆的广阔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用真情与汗水育梦边疆,燕山大学的援疆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周洪松、蔡常山)
来源:河北省教育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