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的漳州样本:侨乡+港口改写经济版图
22.47%港口增速+518.8%外资增长:漳州做对了什么?
这个闽南小城悄悄干大事:外资增速全省第一
福建漳州:海洋经济增速全省第一,侨乡基因激活千亿产业
漳州海洋经济爆发:古雷石化+侨资台企双轮驱动
![]()
2025年前5个月,漳州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冲上22.4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率达518.8%,两项数据均位列福建省首位。这座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侨乡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外界对滨海经济模式的认知。
海洋经济的活力在古雷半岛体现得尤为明显。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EO/EG洗涤塔在2025年5月完成吊装,总投资448亿元的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与之相邻的古雷炼化二期项目正推进陆域海域施工,711亿元的投资规模成为漳州临港工业的支柱。今年新开工的龙翔恒宇丁辛醇等3个项目、新投产的奇美PC等5个项目,以及新签约的贝欧亿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等15个项目,共同构成总投资超640亿元的产业矩阵。这些项目延续了明代月港的贸易基因——当年月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如今古雷港区用现代化工装置连接全球供应链。
侨资台企的深度参与让漳州经济充满韧性。在漳浦,侨资企业同溢堂药业的益安宁丸、金凤丸刚入选福建省经典中药产品目录。这家始于咸丰年间的老牌药企,第六代传人1886年在香港创立药铺,如今在漳州建成自动化生产线,并与华侨大学共建产教研融合平台。台商李瑞河投资的天福茶业在大陆开设1400余家直营店,年均纳税超3亿元,其创建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吸引两岸青年共同研习茶技艺。数据显示,漳州台商投资区、古雷石化基地、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已形成密集的台企集聚区。
![]()
数字经济的突破彰显产业升级新动能。在2024年度福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名单中,漳州36家企业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三。宏发电声连续三年获评“独角兽”企业,松霖智能等5家入选“未来独角兽”,海银智慧等30家成为“瞪羚”企业。这些企业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达72%。安泰新能源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其光伏支架产品首度跻身全球行业前十,产品进入日本、澳大利亚等市场。公司负责人黄仕塔认为:“漳州的港口优势和完善产业链,为企业出海提供天然跳板。”
政务效能的提升为企业注入信心。漳州全类型服务事项审批时限缩短85.54%,平均跑动次数压减至0.28次,“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9.8%。市发改委推行“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竣工即投产”极简审批机制,开展“普惠兴漳”专项活动,为科技、海洋产业等领域划定30亿元专项额度。2025年上半年,通过“四链”融合对接活动签约投资意向金额325.64亿元,银行授信91.95亿元。
![]()
海洋文化的包容性持续释放吸引力。漳州拥有170多万海外侨胞和30万归侨侨眷,台湾同胞中祖籍漳州者约占40%。近年来,漳州通过族谱研究、寻根谒祖等活动强化侨胞纽带。2024年4月,爱国侨领庄西言后裔回乡寻根,其故居陈列馆成为侨文化教育基地;歌仔戏《烽火侨魂》在京演出,讲述华侨抗日英雄李林的事迹。这些人文交流与古雷港区的货轮、东山城垵作业区的吊机共同构成开放全景。
绿色能源产业拓展发展新空间。龙海LNG接收站每年处理的液化天然气,其冷能可用于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等领域。闽南外海风电基地建设提速,漳浦六鳌风电项目并网容量达36.9万千瓦。这些项目与全长233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形成协同,串联东山海洋牧场、诏安蛤类育苗基地(供应全国70%蛤苗),构建蓝色经济带。
2025年10月即将举办的“漳州人联盟大会”,将进一步汇聚海内外漳州人的力量。从月港的古老帆影到古雷的石化装置,从侨批馆的银信到数字经济的代码,漳州用持续22.47%的港口吞吐量增长和518.8%的外资增长率证明:海洋经济的核心不仅是硬件投入,更是那种敢闯敢试的基因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