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海波
首发 | 芳华青年
【芳华青年】—— 聚焦时代脉搏,解码青年未来! 民生观察 | 财经透视 | 数字浪潮。以理性之思剖析社会万象,用青年视角对话时代议题,这里既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温度,也有商海浮沉的洞见锋芒。做您数字时代里「懂政策·明趋势·有态度」的成长伙伴!
当美食变成预制的标准品时,我们品尝的是效率还是工业半成品?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可如今,这股能抚慰人心的烟火气,似乎正被一层 “预制” 的迷雾笼罩。
西贝与老罗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早已落幕,西贝甚至高调注册新公司专攻预制菜销售,但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却从未真正停歇。
当越来越多人吐槽 “高价外卖越来越难吃,预制味浓得盖不住”,我们不禁要问:对现代打工人而言,吃上一口新鲜、健康的热乎饭菜,真的成了一种奢望吗?
我们接收到的新鲜词汇越来越多:转基因,有机、无机、现炒、预制菜......可是,餐桌上的那点事,却变得越来越模糊。
没有人能搞明白,吃进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而西贝,仅仅是冰山一角。
料理的背后,是人与食物的契约。
可如今,伴随着大家对效率和节奏愈加疯狂的追捧下,消费者与餐饮企业之间那道关于“现炒”的契约,正在被悄悄改写。
上次我们夫妻二人带娃去西贝,点了两个菜,一共花了一百多,虽然感觉吃起来像预制菜,但依然不确定。
昨天中午和朋友一起,再次去了一趟西贝。
这次对预制菜的理解更具体,也更深刻了。
我甚至开始怀疑,这几年吃过的外卖,几乎都是预制菜。
四个大人一个小孩,一共点了四个菜和一份儿童餐,外加上6分米饭和4杯草原酸奶,一共消费400+。
![]()
儿童餐我没有吃,但看上去还是很丰富的。
33块钱的价格,对比下来不算贵,毕竟,大大小小有6样,至少看起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满足了小朋友的基本需求。
而且看上去也很精致,我一个大人看完都想扒拉两口,不过小朋友死守着自己的东西,绝不让别人碰一口。
当然了,这个分量2岁多的小孩子是吃不完的,最后也只是吃完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小食,主食面条没有吃。
![]()
大人餐中4个菜分别是:炝拌丝瓜尖、砂锅扁豆丝、小锅牛腩、新疆沙湾大盘鸡。
炝拌丝瓜尖上次吃过,觉得口味还可以,这次又点了。26元的价格,比较适中,但是分量确实不多。盘子比较小,分量就更少。
![]()
砂锅扁豆丝有种很重的预制菜味道,直观感受就是,四季豆不是很新鲜,39元的价格,略贵;
![]()
新疆沙湾大盘鸡太辣了,如果说其他菜按照我们要求的微辣做的,那么这道菜很显然属于重辣。
无论是鸡肉还是里面的配菜土豆,都有很重的预制口感,否则不至于我们已经要求了微辣,但上来后,还是重辣。
尤其是鸡肉,放了很久的那种感觉,有一种“风化了”的口感。
小锅牛腩是板栗南瓜牛腩,我们看到是小份的,本来是点了两份,但是店员反复确认,建议点一份,我们就去掉了一份。
虽然也有预制的味道,但总体口感还可以,或许主要是因为这道菜不辣吧!
米饭4元一份,中规中矩。
5人花费400多,人均100左右,在中餐厅来说不算贵。
但是,如果你吃进去的是预制菜,那你会怎么想?
我问朋友,口感如何,他们一致的感受都是:中规中矩,甚至是一般般,因为总觉得吃进去的有种剩菜的感觉。
这就是普通人对于预制菜的直观感受。
“《凤凰周刊》”“凤凰网《风暴眼》栏目”曾报道,当下餐饮市场,无论是商场还是外卖,我们几乎已经被预制菜包围。
![]()
人们对预制菜“科技与狠活”的担忧从未中断,市场上一些小品牌产品配料表中也确有增稠剂、防腐剂。
凤凰网《风暴眼》购买的歌乐山辣子鸡中,其中包含羟丙基二磷酸酯等食品添加剂,以及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钠等复配水分保持剂,看起来非常复杂。
甚至大家出去逛街后,想要美美的吃上一顿,来犒劳努力拼搏、早出晚归的自己是,却发现,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完全没有品尝美食后的回味,反而觉得‘膈应’,这是心理作用吗?”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预制菜完全没问题,尤其是中央厨房预制的全程冷链,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口感的统一性,都会更好。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尤其是外卖平台上的食材,制作过程以及用料标准,都无法管控和知晓。
![]()
凤凰网通过采访发现,很多预制菜竟然是在只有几个人组成的小作坊完成。
他们在采访预制菜加工厂的时候,老板信誓旦旦的说:
冰箱里的冷鲜货如果卖不出去,在临期发黄影响卖相时,工厂会进行回收,二次冷冻,再做成预制菜销售,“保证不会浪费”。
消费者想要的是一口新鲜安全的食物,但是不分商家却在极力榨取利润,已经不择手段了。
由此可见,没有保障的预制菜,供应给消费者餐桌上的竟然是无限循环、没有保质期的多次冷冻循环菜!
![]()
在崇尚“现炒”与“锅气”的中国,资本与效率驱动的另一端,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体验的期待。
预制菜并非原罪,但是乱添加和不知情却是矛盾的爆发点。
中央厨房统一采购、加工和品控,能够大幅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更好地控制农药残留、微生物超标等问题。这些优势理应被消费者客观认知。
真正的问题在于选择权的缺失。
当消费者花费现炒菜品的价格,却享受到预制菜的口感,这种不对等才是争议的核心。餐饮企业有责任明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让消费者享有知情选择权。
在效率与品质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某品牌推出的“透明厨房”计划,既保证了标准化生产,又通过开放流程赢得信任。
未来的餐饮业,不应该是预制与现炒的对立,而应是透明与选择并重的新模式。
美食是生活最后的温柔抵抗。
原以为做到餐桌前,能够用一到可口的美事,填补精神的空白,可是当我们咽下工业半成品的时候,却涌现出一种难言的恶心感。
很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拼命工作后,想要的生活。
当我们穿梭于外卖与快餐之间,或许该重新思考:在效率至上的时代,一顿现炒的热饭,是否已成为现代人最奢侈的守护?
预制菜与现炒并非对立,而是餐饮生态的两极——前者满足效率需求,后者守护情感需要。
那么,餐桌上的美味,又该被谁定义呢?
作者:互联网资深运营海波,百度运营师,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训练师,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AI咨询、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公众号:芳华青年。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AI引导未来,有关AI ,有关DeepSeek,有关写作等,有兴趣探讨的朋友欢迎加我私人微信学习交流:feihongya1(添加请备注说明)【云海观星】—— 云海无界看天下,观星有方新视界。财经·互联网·AI·科技,做您数字时代的引路人,点击名片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