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局势持续升级,新一轮变数正在加速袭来,和谈的难度也正不断上升。尽管,特朗普已经发出通牒,将俄乌停火的期限从50天缩短到了10天。
但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不能帮助俄乌打破和谈僵局,反而只会加剧事态的升级,关键时刻,紧张局势便再次发生了3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局面或进一步升级。
10 月 19 日,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证实使馆外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并升级为袭击事件。
声明显示,一群身份不明的蒙面人员在抗议过程中使用爆炸装置、燃烧弹和弓箭等武器冲击使馆外围设施,幸好在抗议活动初期使馆已宣布暂停办公一天,所有美方人员提前撤离,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但骚乱中负责安保的 4 名哥伦比亚警员不同程度受伤。
![]()
事件发生后,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迅速作出回应,公开谴责这一袭击外交机构的行为,同时下令安全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平息骚乱,并全面加强保括美国使馆在内的所有驻哥外交使团安保措施。
从抗议标语和现场参与者的诉求来看,此次活动的核心诉求是谴责美国对以色列的持续支持,而这一抗议浪潮的背后,是哥伦比亚与美、以之间因巴以冲突激化的多重矛盾。
![]()
哥伦比亚与以色列的纠葛早在巴以冲突升级初期便已显现。此前,由多国和平人士组成的 “全球坚韧船队” 携带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前往加沙地带,途中多艘船只遭到以色列军方拦截,大量船员被扣押,其中包括数名哥伦比亚公民。
这一事件直接引发哥伦比亚强烈不满,10 月 1 日,佩特罗宣布采取强硬反制措施:要求以色列驻哥伦比亚所有外交人员 48 小时内离境,并立即终止两国生效多年的自由贸易协定。
更早之前,作为以色列最大的煤炭供应国,哥伦比亚已宣布暂停对以色列的煤炭出口,直至巴以冲突结束。这一举措对以色列能源供应造成直接冲击,以色列随即通过限制哥伦比亚公民入境等方式展开报复。
而作为以色列的核心盟友,美国则以 “损害美以关系” 为由吊销了佩特罗的赴美签证,三方对抗由此持续升级。此次美国驻哥使馆遇袭,不仅是双方关系恶化的直接体现,更凸显巴以冲突的影响已突破中东范围,在南美地区引发连锁反应。
就在美国驻哥伦比亚使馆遇袭的消息引发关注之际,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披露了美军在加勒比海的最新军事行动。
他在 10 月 19 日的发文中断言,美军依据 “确切情报”,在其授权下对一艘行驶中的 “运毒潜艇” 实施打击,行动造成潜艇上 4 人中 2 人身亡,剩余 2 人被逮捕后已分别送回原籍国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受司法审判,美军方面无人员伤亡。
特朗普还附上一段时长约 30 秒的现场视频,画面显示该潜艇正上浮至海面航行,美军舰艇发起攻击后,潜艇迅速发生爆炸,船体断裂并沉入海中,海面随即泛起大片油污。这一画面直观展现了此次军事行动的激烈程度,也引发外界对行动合法性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这并非美军近期首次在加勒比海采取强硬行动。自 9 月以来,美军以 “打击跨国犯罪” 为名,在该地区频繁开展军事行动,累计击沉各类船只至少 5 艘,造成 27 人死亡。
![]()
美军在每次行动后均宣称,这些船只均从委内瑞拉境内驶出,载有准备运往美国的违禁品,但所有指控均遭到委内瑞拉政府坚决否认。委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此举是蓄意挑起地区局势动荡,其真实目的是为可能的军事干预制造借口。
面对美军的持续施压,委内瑞拉已多次宣布启动全国动员,除常规军事力量进入戒备状态外,政府还呼吁原住民部落组建民兵组织,参与国土防御。
![]()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也公开表达担忧,巴西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军在未公开 “确切情报” 细节、未与地区国家协商的情况下频繁开火,若任其发展为 “常态化” 行动,可能导致拉美地区陷入 “随意军事干预” 的危险境地,届时美国只需以 “打击犯罪” 为借口即可随意采取行动,严重破坏地区秩序。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持续下滑,拜登政府曾多次试图通过组织美洲峰会巩固盟友关系,但均因响应者寥寥而效果不佳。如今特朗普政府重拾强硬军事手段,其背后或暗藏通过武力重塑地区影响力、遏制左翼政权的深层图谋。
![]()
正当美国在海外动作频频之际,国内的混乱局势也在升级。10 月 19 日,美联社援引多地警方数据报道,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美国主要城市同步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参与者手持 “反对暴力驱逐移民”“撤走国民警卫队” 等标语,通过游行、集会等方式表达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满。
此次抗议规模堪称近年罕见,全美参与人数累计达数百万人,仅纽约一地就有超过 10 万人走上街头,游行队伍从曼哈顿中心公园延伸至特朗普大厦,一度造成多条主干道交通瘫痪。
![]()
更具政治意味的是,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被曝现身纽约抗议现场,与示威者共同发声,使得这场抗议活动的党派色彩愈发鲜明。
从抗议地点分布来看,爆发大规模活动的城市几乎均为民主党主政的地区,且多为美国经济核心区域 —— 纽约是全美第一大经济体,洛杉矶、芝加哥分别为西海岸和中西部经济重镇。
![]()
这些地区的抗议活动不仅影响社会秩序,更对美国经济运行造成直接冲击,部分商圈因抗议活动临时停业,物流运输出现阶段性中断。
雪上加霜的是,当前美国政府仍处于 “关门” 状态。由于两党在财政预算、移民政策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国会未能通过新的拨款法案,导致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停摆,约 80 万联邦雇员面临停薪或无薪工作状态。
![]()
政府停摆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家公园被迫关闭、社会福利发放延迟、航空管制人员短缺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而大规模抗疫的爆发更是让本就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雪上加霜。
多重危机交织下,美国内外局势正陷入新的动荡周期。驻外使馆遇袭折射出国际矛盾的外溢风险,海外军事行动加剧地区紧张,国内抗议与政府停摆则暴露了深层治理困境。这些事件相互叠加,正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内外政策走向,也让国际社会对全球局势的发展保持高度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