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七期
用声音传播保密知识
用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本期节目由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安全保密处陈文浩
为大家讲解
保密工作并非远离生活,它渗透于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习惯和“想当然”的操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期将聚焦日常工作场景,敲响安全警钟,共筑保密防线。
![]()
一、办公日常:警惕那些“顺手”的危险
文件随手放:涉密文件、内部资料阅后未及时入柜上锁,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可能导致无关人员知悉或被随意拍照。
![]()
屏幕未锁定:离开办公座位时,未及时锁定计算机屏幕,他人可轻易查看正在处理的敏感信息甚至进行操作。
![]()
打印忘取走:在公共打印机或共享打印机上打印涉密或敏感文件后未能及时取走,导致文件内容被他人查看、复制甚至带走。
![]()
交谈不设防:在会议室、走廊、电梯、食堂等公共场所,不经意地讨论工作敏感信息或业务细节,易被他人听闻。
![]()
废弃信息随意丢:废弃的涉密文件、图纸、草稿、作废打印页等,未通过规定手续销毁而直接扔入垃圾桶,可能导致信息还原和泄露。
![]()
二、信息化办公:莫让便捷成隐患
混用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尤其是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是木马病毒传播和摆渡窃密的主要途径之一。
![]()
网络传输图省事:通过互联网邮箱、微信、QQ等各类即时通讯工具或网盘传输涉密文件、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其安全性和可控性不足。
![]()
设备接入存侥幸:擅自将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个人笔记本电脑等带入涉密场所或连接涉密信息系统,甚至使用手机充电线连接涉密计算机充电,都可能破坏物理隔离。
![]()
软件随意装:在涉密计算机上擅自安装、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或点击可疑链接,极易引入安全风险。
![]()
口令设置太简单:使用弱口令、默认口令或长期不更换口令,甚至多人共享账户密码,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防护能力。
![]()
三、社交与外联:守住口、管住手
炫耀心理要不得:在亲友聚会、社交场合等,为显示自己“重要”或“知情”,有意无意地透露工作中知悉的内部信息甚至国家秘密。
![]()
“帮忙”请求需警惕:面对他人打探内部信息、索要内部资料、查阅内部数据等请求,务必保持警惕,坚守原则,礼貌拒绝,并按规定报告。
![]()
拍照录像严禁止:未经批准,严禁在涉密场所、涉密会议、涉密活动中进行拍照、录音、录像,也严禁在军事禁区、重要敏感单位周边等私自拍摄。
![]()
对外合作守规矩:在对外交流、合作、宣传、咨询、发布信息等活动中,务必严格遵守保密审查规定,不得擅自提供或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的内容。
![]()
四、良好习惯养成:让保密成为自觉
“三管”原则:管住嘴,不在私人通信和无关场合谈论秘密;管住手,不在非涉密设备上处理涉密信息、不违规操作;管住文件,涉密载体全程管控到位。
“三不”承诺:不上网,涉密信息不进入互联网及其公共网络;不泄露,自觉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不打听,不该知道的秘密不问不看。
“三清”要求:离桌清,离开时检查桌面涉密文件入柜;屏幕清,离开时锁屏或关闭显示;底稿清,废弃涉密文件、纸张彻底销毁。
持续学习:主动学习保密法规和知识技能,积极参加保密教育培训,时刻关注最新保密要求和技术防范手段,不断提升自身保密防范意识和能力。
保密倡议
“保密工作无小事,细小之处见成败”,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是保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重要守护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细微处入手,养成良好的保密工作习惯,克服麻痹思想,杜绝侥幸心理,以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共同构筑坚不可摧的保密防线,为守护国家秘密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
![]()
主办:阎良区安全保密宣讲团
音频来源: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安全保密处
编辑:罗罗 | 校对:展翼
图文:来源于网络
审核:禾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