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美国福特号航母下水时,电磁弹射技术还被吹捧为天顶星科技,谁能想到今天它连自家的F35C战机都弹不了?如今中国福建舰却已实现了,隐身战机和固定翼预警机的弹射全家桶。这现实版的龟兔赛跑,到底是谁在躺平谁在狂奔?想必已经一目了然了。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成为笑话的钞能力巨舰福特号。
烂尾工程
2005年美国启动福特级航母项目时,扬言是要打造一艘领先世界50年的超级航母。那时中国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正规航母都没有,改装自前苏联瓦良格号的辽宁舰,也是当年才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准备进行升级改造。
![]()
可无论怎么进行改造,前苏联相对落后的载机巡洋舰思路,以及必须靠滑跃起飞的禁锢。让同一时期福特号的设计指标堪称科幻,不仅有电磁弹射取代蒸汽弹射,能耗会降低30%左右,还有新型阻拦装置可实现全自动控制,舰载机的出动率也将提升25%以上。
估计当时能在设计上一较高下的,恐怕就只有美国当时更加科幻感十足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了。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不光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步子跨的太大,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成为鸡肋,被一口气砍到只建3艘。
就连福特级这个花费高达130亿美元的超级核动力电弹航母,也直接成为了笑话。真没想到在2013年高调下水后,各种问题就接踵而至。先是在电磁弹射器的测试中,发现推力忽大忽小,甚至出现过载弹射,扯断战机起落架的险情。
![]()
还有阻拦系统更离谱,一度把测试用的钢缆甩进大海里。最打脸的还是号称全能弹射的电磁弹射系统,居然连FA18这类中型舰载机都弹得磕磕绊绊,无法做到满油满弹,就更别说重达31.8吨的F35C了。
美军原计划2018年形成战斗力,结果快八年过去,福特号却仍然以测试中的状态躲在后院,无法实现美国想要的全球部署。
福建舰逆袭
这其中最主要的症结,就是福特号采用了技术冒进的策略,福特级电磁弹射是依赖中压交流电,加飞轮储能的路线。
不仅需要经历从电能到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瞬时电能的复杂过程,甚至四条弹射器共用一个储能系统,四个飞轮串联设置,一旦某个环节出故障,整个系统都要瘫痪。同时飞轮储能又需要精密的机械配合,长期高频使用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磨损严重,故障率飙升。
![]()
这样原本设计目标为4166次弹射无故障的福特级号,实际测试中仅用了272次就出问题,这相当于战时连续出击三天就得返厂维修。就这德性还怎么进行实战化部署,因此美军实际依赖的还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以及相应配置的蒸汽弹射器,哪怕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也总比电磁弹射老是故障来的好。
当然哪怕福特号电磁弹射再拉胯,它也是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在全球其他国家航母还都是更落后的滑跃起飞情况下,谁也不敢说福特级落后或者鸡肋。可是当福特号在交流电的泥潭里挣扎时,中国马伟明院士团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甚至以此在福建舰航母上实现了常规动力能带电磁弹射的创举。这套系统不仅能量利用率高达60%,远超蒸汽弹射的6%,甚至还能实现无级变速弹射,从轻型无人机到40吨级预警机,全部都轻松拿捏。
![]()
虽然道理大家都懂,采用交流电如同忽大忽小的水流,需要复杂的阀门调控,因而采用飞轮储能是一种折中的方式。
而直流电尽管更像是精准的水龙头,开关可控输出稳定,但中压直流需要解决断路器分断困难和电压失稳等问题。而这些美国不是想不到,是根本搞不定,因此在福建舰透露出要搞电磁弹射时,外界根本没有多少相信常规动力能搞电磁弹射。甚至当福建舰下水后确实表面有电磁弹射后,依然存在大把的质疑。
啪啪打脸
直到今年9月福建舰的弹射视频震惊外界,歼35隐身战机和歼15T重型舰载机,以及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接连升空,全世界才知道中国真的不是吹牛,美国这下是彻底被比了下去。

甚至通过甲板上官兵都穿着厚外套来看,至少证明在年初甚至去年冬季,我军就已经彻底掌握并实际检验了这项技术。
但是中国偏偏选在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访华期间公布这段视频,被广大网友称为大国待客之道2.0版本。这简直和14年前中国用歼20首飞“欢迎”美国时任防长盖茨一样,不光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一通套路输出,然后深藏功与名。
压力直接给到美国一边,如果美国想要证明自家的福特号也很强,其实也非常简单。同样公布一段福特号电磁弹射F35C的画面就行。可现实是F35C原本是被美军寄予厚望的海上五代机,现在却成了福特号的噩梦。
除了福特号电磁弹射自己不中用以外,F35C的单发设计也存在极大问题,原本是为了减重的妥协,但没想到舰载起降需要承受极大过载,又导致机体结构隐患频发。

更讽刺的是F35C最初按蒸汽弹射标准设计,与电磁弹射的推力曲线不兼容。福特号弹射时,如果推力不稳定轻则损伤隐身涂层,重则导致航电系统宕机。可见美国自己也从未真正相信过电磁弹射能有多好,能尽快与F35适配。
加上美军军种利益争夺导致F35系列必须一机三吃,海军版F35C更是被迫兼顾空军和陆战队需求,从而变成四不像。
然而没想到这边我军的歼35专为电磁弹射优化,不仅拥有双发设计提升海上可靠性,同时进行机体结构强化,甚至连起落架都用了新型复合材料,直接吧福特号和F35C比的啥都不是。
抄不了作业
不过既然现在我国已经把电磁弹射的答案给出来了,美国福特号现在现抄作业,是否还能实现赶超呢?
![]()
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因为电磁弹射看似是航母技术,实际是国家工业体系的终极比拼。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特高压电网解决能源输送,新能源汽车产业积累储能技术,高铁网络更是验证电磁管理经验,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却共同铸就了中压直流的实现基础。
反观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就连福特号飞轮储能所需的高精度轴承都依赖德国进口,稀土材料也受制于中国,甚至连熟练焊接航母钢板的工人都难招募。
更致命的是金融资本绑架军工复合体,一个垫圈报价9万美元,维修预算多被用于做账式腐败。为此特朗普都曾狂怒称,不如换回蒸汽弹射。但现实是蒸汽弹射生产线已关闭,美国陷入退不回也走不动的尴尬局面。
![]()
因此福特号的问题不光光是技术问题,更是整个国家的产业技术能力问题。就连美国的工程师数量在过去20年下降37%,而中国每年至少培养60万工程师。能够从辽宁舰航母开始,一步一步实现全产业链的厚积薄发,其实早已注定。
现在我国的004号核航母也已呼之欲出,而福特号连F35C何时能弹射仍无时间表,美国航母最后一点的领先优势,也将很快被我国攻破。美国再想依靠几艘航母,就能堵在中国家门口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