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特朗普10月17日在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网《与玛丽亚共度清晨》预先录制中,爆出惊天的言论,他把目前有关的中美关税战问题,居然把祸水引向了美国已故的总统尼克松先生。他指责是尼克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让中国强大的“始作俑者。”
![]()
特朗普将中国今日的发展归咎于近50年前尼克松开启对华关系,这种“甩锅”不仅歪曲了历史,也完全看错了中国。至少尼克松家族肯定不会认可特朗普的说法,说不定特朗普还会招致尼克松家族的反击。
尼克松的远见与中国的承诺
回顾历史,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破冰之旅,是结束两大国长达20多年隔绝状态的战略决策。双方发表的《上海公报》不仅确认关系正常化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美方也首次公开承认了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一关键立场。
这一行动并非美国单方面的“恩赐”,而是两国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选择,为之后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
中国发展的真正引擎: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
将中国的发展简单归因于“美国打开大门”,无疑是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中国的成就,根本上源于亿万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
看看这些数据,它们记录了中国实实在在的前进步伐:每分钟,中国创造着2.43亿元的GDP。每一天,约有3.59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增高铁运营里程约6845米。
从“洋火、洋皂”都要进口,到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些成绩,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特朗普所谓“尼克松释放了这股力量”的说法,就像认为打开鸡笼是太阳升起的原因一样荒谬。
“甩锅”背后的政治算计与短视
特朗普将尼克松称为“始作俑者”,甚至妄称与中国建交是“最糟糕的事情”,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策略。
推卸责任:面对其对华贸易战效果不彰的质疑,他将国内矛盾和经济困境的矛头转向国外,试图寻找“替罪羊”。
战略短视:清华大学教授鞠建东指出,特朗普的“反向尼克松冲击”政策试图通过关税、美元等工具重振制造业,实际上是 “逆天而动” ,违背了全球经济合作的基本逻辑。
![]()
未来的道路:对抗还是合作?
历史已经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提出一个更具建设性的建议:“如果我是特朗普,我会尝试一次‘尼克松访华’式的行动,让美国与中国和解。” 他认为,中美必须在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上携手合作。
动辄以高额关税相威胁,并非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特朗普若一意孤行坚持“甩锅”逻辑,只会让美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中美关系,你怎么看?是认为竞争不可避免,还是相信合作仍有空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