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东风61洲际导弹突然试射成功了?美国专家看后大为紧张,认定东风61的试射性能,要比中俄现有的洲际导弹强大得多,而且专打美国的要害弱点。
今年的胜利阅兵上,我军战略打击群当中的两个核导弹方队,给美国舆论的对华认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一口气拿出4款全新的核导弹,这个装备发展更新的速度,核能力更新换代的水平,显然是超出美国人的预期的。
![]()
传说中的 “幽灵” 现身
在此之前,东风 61 仅存在于军事爱好者的讨论与情报分析的碎片中,没有官方通告与清晰画面,更像是一个模糊的传说。
但当覆盖着迷彩布的发射车缓缓驶过观礼台,解说员念出 “东风 61” 的名称时,这一传说中的武器首次公开亮相。作为核导弹第一方队的组成部分,它与其他三款新型核导弹一同接受检阅,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战略核力量发展的新信号。
![]()
军事专家王强根据东风 61 的形态分析,其机动发射能力与井基发射能力均高于东风 - 5B 与东风 - 41。从导弹体积推算,其发射距离可达 11000 到 12000 公里以上,能够覆盖相关国家的所有本土。
另一位军事专家洪源则指出,东风 61 采用固体燃料发射,具备车载机动发射特性,呈现 “小快灵” 的特点,相比井基发射的东风 - 5C,更能躲避卫星侦察与地面监视,可在山区快速转移发射,生存能力更强,适用于二次战略打击。
![]()
二次点火改写弹道规则
东风 61 引发高度关注的核心,在于其传闻中的 “二次点火高超音速” 技术。传统洲际导弹的弹道类似固定抛物线,容易被反导系统通过轨迹测算进行拦截,但东风 61 打破了这一常规。
按照美方专家的推演,这款导弹升空后飞出大气层,在所有人以为它将沿固定轨迹飞行时,会在太空中再次点火,以完全不可预测的路线调整飞行方向。
这种技术特性让美国耗费数十年构建的反导体系面临失效风险。无论是海上的 “宙斯盾” 系统,还是本土的 “爱国者”“萨德” 系统,其拦截逻辑均建立在对导弹弹道的预测之上,而东风 61 的变轨能力让这一逻辑根基被彻底动摇。
![]()
更令人瞩目的是它的飞行速度,美方评估其末端速度可能超过 25 倍音速,这意味着当雷达捕捉到信号时,留给反导系统的反应时间仅有几秒,甚至更短。
时事评论员邵永灵表示,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东风 61 不仅飞行速度快、变轨灵活,打击精度与突防能力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军事专家韩旭东透露,东风 61 的亮相意味着中国列装导弹正朝着多元化、系列化、体系化发展,且相关技术储备仍在持续丰富。
![]()
从推演恐慌到战略反思
东风 61 的相关动态早已进入美国五角大楼的关注视野,即便在公开亮相前,零星的异常信号已引发美方专家的密集推演。
美国国防情报局分析师杰弗里・麦考密克在 2024 年 3 月的国会听证会上就曾指出,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研发、测试与部署已领先于美俄。而东风 61 的亮相与技术分析,更让这种领先优势变得具体可感。
![]()
兰德公司发布的紧急评估报告用数据与模拟图展示了东风 61 的威慑力:其末端速度与变轨能力让 “标准 - 3”“萨德” 等反导系统如同 “用渔网捞水银”,根本无法有效拦截。
报告特别加粗强调,这类武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冲突的格局。美国国会内部因此爆发激烈争论,部分人士主张立刻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新型反导系统,另一些人则悲观认为,这如同一场无法追上对手的技术赛跑。
美方的焦虑还源于东风 61 的机动部署能力。这款导弹可装载于重型卡车上,融入庞大的高速公路网,上一秒可能处于戈壁深处,下一秒便能出现在闹市边缘,这种 “找不到” 的隐蔽性,比 “打不着” 的拦截困境更令人窒息。
![]()
更让美方担忧的是其打击威力,推演显示东风 61 可能携带多枚分导式弹头,一次发射即可瘫痪指挥中心、核武基地、重要军港等关键要害目标。
美国军事界开始反思过往决策,承认当年因遵守相关条约放弃陆基机动洲际导弹研发的选择存在短视。曾经习惯以技术优势俯视对手的超级大国,首次真切感受到战略防御中的 “弱点”—— 这种弱点不仅是军事设施的防御漏洞,更源于对技术优势永恒性的认知偏差。
![]()
体系支撑: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东风 61 并非孤立存在的武器装备,而是中国 “三位一体” 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源指出,战略导弹是大国战略平衡的 “压舱石”,中国现有的战略武器涵盖车载、井基、空射等多种形式,既有一次打击能力,也具备二次打击与战略核反击能力,可实现高低远近搭配使用,形成完整的核打击体系。
回顾中国 “东风” 系列导弹的发展历程,从 1984 年首次亮相的东风 - 5 系列,到 2017 年公开的东风 - 31AG、2019 年亮相的东风 - 41,再到如今的东风 61,型号演进背后是技术的持续突破。
![]()
2024 年 9 月,东风 - 31AG 型洲际导弹在南太平洋公海海域的试射,曾创下 12000 公里的全球洲际导弹实际测试最远纪录,整个飞行过程仅耗时 20 多分钟。东风 61 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部署选项。
随着东风 61 相关信息的逐步披露,美国战略圈的讨论仍在持续。这款导弹带来的冲击不仅限于武器本身,更在于其背后展现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体系化发展思路。正如美方专家在报告中所写:“我们过去所依赖的一切,可能都需要重新审视了。”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