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广西钦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钦州烟草”)通过一张安全检查表的“数字跃迁”,见证了一场安全管理理念从“专人负责”到“全员担当”的深刻变革,揭示了钦州烟草如何将全员安全责任写入数字基因,开启高质量发展安全之门的生动实践。
数据之困:纸间行走的记录
以往安全检查依赖于安全员手工填写纸质表格。厚厚的档案盒里,纸质检查表格式固定,更新迟缓,日常在机关和基层一线穿梭,难免污损甚至丢失。更重要的是,那密密麻麻的检查项和记录,在检查结束后便被归档入柜,数据难以流动。
在此安全检查流程中,是安全员的孤军奋战。他们负责查找问题,也负责判定风险。这种模式,无形中让员工们觉得“安全是安全员的事”,自己只是被监督的对象,被动应付多于主动参与。
安全管理科安全工程师许赞冠回忆:“以往,安全员需亲临现场开展检查工作,以手动方式记录相关数据,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还需前往各单位及部门进行面对面反馈,手工形式登记隐患处理情况。”其实手工填写安全检查表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的反馈、统计、分析和问题整改跟进等,这些都因人员责任心不同而效果各异。
这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的困局。安全员检查回来,再花时间整理、分析纸质记录,等检查报告到了各层管理者桌上时,早已失去了时效性。管理者无法实时感知全局的安全脉搏,对于哪些环节是高频风险点、哪些整改措施真正落了地,往往只能依靠滞后的报告进行判断,安全责任链条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堵点”。
![]()
员工现场扫码检查安全设备。陈崇娟摄
新生之变:指尖跃动的革新
在后勤服务科,副科长钟成曾将一本本记录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的表格,分门别类归档存放在档案柜里。这些字迹逐渐模糊的表格,是唯一的痕迹化记录,保管起来既麻烦又占空间。
随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这张纸质检查表迎来了“数字新生”。2024年,钦州烟草研发的安全设施设备模块在广西烟草商业得到了推广应用。现在,钟成再也不用打开档案盒查找记录,只需轻点手机,就能现场查询到设施设备的相关信息。
作为广西烟草商业系统安全设备电子身份证开发试点单位,钦州烟草依托广西烟草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应用“二维码+NFC”技术,研发的安全设施设备应用模块,该模块集“检查标准-检查方案-检查记录-检查分析”功能于一体。在现场通过手机扫码进入界面,设备信息、检查记录、隐患历史 、维修记录、现场检查和岗位检查等信息一目了然,可作为整改跟进和管理人员督查的重要依据。
“从过去的安全管理人员一人检查,到现在的全员数智检查、实时推送检查结果,大大提高了整体检查质效。”安全管理科科长廖烈炜感叹。检查记录在提交的瞬间,便已同步至后台自动生成电子台账。发现隐患时可以在系统上发送给指定的管理人员,并跟踪整改进度,直至闭环。整个过程透明、留痕、高效,安全隐患从发现到处置的周期被大幅压缩,真正做到了让风险“无处遁形”。
![]()
2025年3月,钦州烟草安全设施设备功能模块的构建课题获广西烟草质量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廖烈炜摄
安全之盾:数据铸就的坚盾
当检查表完成它的“数字蜕变”,其带来的成效已远超工具本身,织就了一张更为智慧、坚固的安全屏障。
在数据驱动下,安全决策从“经验”走向“精准”。系统自动汇总检查数据,通过智能分析生成可视化图表:隐患分析、危险源统计、问题整改……这些直观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持。安全管理从“救火队”变为“预警机”,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控的根本性转变。
便捷的扫码流程和即时的反馈机制,激发了员工“人人都是安全员”的主人翁意识。每一位负责设施设备的员工,都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拿起手机,轻松一扫设施设备上的二维码,定制化的检查清单即刻呈现。勾选选项、拍摄照片、录入数据--几个简单的步骤,一次标准的检查记录便通过指尖完成并实时上传。责任,随着扫码被清晰地绑定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安全管理,从安全员单点负责的“点状”,变成了全员共铸的“盾状”结构。
如今,钦州烟草的安全屏障不仅是物理上的防护设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更是一张由全员参与、实时数据流编织的“智慧安全网”。一张检查表的“数字跃迁”,是钦州烟草迈向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个缩影,持续为企业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陈崇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