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航空报)
毛振华 杨文 李亭
10月16日,为期四天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启幕。本次直博会新增低空经济展示区域,集中展示我国直升机装备谱系化发展成果与低空经济产业领域最新进展,受到外界瞩目。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从“展台”到“蓝天”,我国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好?
更智慧:新型航空器优势互补赋能未来生活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空域高度范围1000米以下,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与往届相比,本届直博会的一大亮点,是在展示各型直升机外,还以专门展厅展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输入指令,可续航120分钟的无人机就能根据设计好的路线自动巡检,并通过热成像和红外线技术,监测钻井平台是否漏油、船体有无磕碰……在直博会低空经济展厅,无人机企业蜂巢航宇带来的智能无人机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航空救援、无人机配送、工业巡检、观光旅游……我国低空经济正走到大众身边,释放科技发展红利。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我国低空经济形成直升机与通用飞机、eVTOL、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展厅里,一架外形酷炫、可坐7人的eVTOL格外吸睛。该机以纯电为动力,最大航程可达300千米。产品为医疗救援市场需求设计,还可同步实现城市空中交通、货物运输等应用,预计2027年面世。
在低空经济广阔前景下,绿色航空动力市场潜力巨大。电推进动力、氢燃料动力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动力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通航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是未来低空经济新能源动力发展的主要代表。
新生态:协同更紧密场景更多元
京津冀三地首次组建低空经济展团,联合展示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创新成果。
首次设立低空经济馆,意味着低空经济正从单一装备展示迈向系统化生态呈现的新阶段。
低空经济展馆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整机、复合材料、电机、螺旋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供应商。“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海洋”……低空经济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应用发展,期盼更多产教融合落地。
开幕当日,21个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航空培训等领域的航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将共同筹建航空航天制造与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
新挑战:协力护航低空未来
低空经济如何才从“展台”真正飞向“蓝天”?
这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形成安全可靠的外部发展条件和完整的风险治理体系,有效应对低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标准和完备的装备监管体系支撑,为通航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大对低空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天津已率先开展了相关探索。据悉,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省级飞行服务平台,能整合全市空域数据,实现飞行活动实时调度与风险预警。需要加快制定低空经济安全管理法规,明确飞行准入、安全标准等细则;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配套措施,构建民航、军航、公安等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协同发展,让低空经济蕴含的潜能早日转化为更多现实生产力。(本文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10月19日3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