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离世是我国科学界的一大不幸,不少人也在这段时间里陷入深深的悲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良善之辈。
![]()
老先生离世都不到一个星期,网上就传出各种流言蜚语来挑弄是非,把一个对我国如此有贡献的人硬写成“大奸大恶”的人,好在最后的结局是好的。
到底是什么人在网上乱说?他的结局怎样了?
![]()
被消费的21年
杨振宁这位科学巨擘的生命在10月18日画上了句点,享年103岁,然而,公众的告别尚未开始,一场网络风暴却已悄然酝酿,就在杨振宁先生逝世的那个晚上,一个账号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用极尽诋毁的言辞向这位刚刚离世的老人和他持续了21年的婚姻泼去脏水。
![]()
翻看这个账号的过往言论,能发现这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它曾经因为挑动性别对立而被平台禁言,这一次,它借着一位伟人的逝去再次恶意炒作,更是在挑衅平台的规则,来给自己引流。
![]()
其实杨振宁之所以被这么多人不怀好意的“惦记”,还是因为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正式结婚,54岁的年龄差瞬间引爆了舆论,几乎没有人去探究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
![]()
“爷孙恋”直接贴在了他们身上,外界的揣测汹涌而来,矛头几乎全部指向翁帆,人们认定这个年轻的女人图的无非是杨振宁的名望与财富,而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则是一个被年轻女性迷惑的老人。
![]()
时间倒回1995年,世界物理学家会议正在召开,当时还是大一新生的翁帆作为接待人员,第一次见到了杨振宁和他的妻子,那个活泼、体贴、英文流利的女孩,给杨氏夫妇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
此后的许多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忘年交的情谊在纸笔间流淌,直到2003年杜致礼逝世,第二年的2月,当时经历过一段短暂婚姻的翁帆写信慰问陷入丧妻之痛的杨振宁,两人的联系才得以恢复。
![]()
之后的感情升温也不是外界猜测的那般,两人长时间的联络加上几次结伴出游才让两颗心慢慢靠近,翁帆的父亲在面对媒体时曾公开表示理解和支持女儿的选择,他坚信女儿的感情是纯洁的,婚姻也是合法的。
![]()
但这些解释在汹涌的舆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婚姻始终被审视,任何一张公开的照片都会被网友逐帧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不幸福”的蛛丝马迹,大家的“好奇心”也让不少人有了小心思。
![]()
直到10月20日,官方的介入才为这场闹剧画上句号,平台以“恶意炒作逝者、屡教不改”为由对发布谣言、诋毁的账号处以永久禁言,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觉得心里痛快了不少,不过也有人觉得应该更严厉一些,追究法律责任才更好。
![]()
是谁守护着谁
其实外界的喧哗与审判都没有更改什么,杨振宁与翁帆两人的感情依旧如初,并非是物质交易,而是两个人的相互理解、尊重与扶持,翁帆也真的用实际行动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她做到了在婚后21年没有利用杨振宁的声望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甚至连一个社交账号都没有。
![]()
她的角色是妻子、是助手,也是最亲密的战友,在工作上,她为他整理繁杂的资料,担任他的翻译,杨振宁晚年听力下降,许多学术讨论都是靠翁帆在他耳边“喊着”完成的,在生活上她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
![]()
无数双眼睛都聚焦于杨振宁的婚姻生活,他真正不朽的遗产却是完全被忽略了,这份遗产不仅在于他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更在于他对中国科教事业的贡献,其分量之重,足以让所有关于他个人生活的喧嚣显得微不足道。
![]()
科学史上,杨振宁的名字与牛顿、爱因斯坦并列,权威的《自然》杂志曾评选“人类千年最伟大物理学家”,他位列第18位,是当时榜单上唯一的在世华人,35岁时,他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摘得诺贝尔奖。
![]()
而他提出的“杨 - 米尔斯规范场论”更是被公认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并驾齐驱的20世纪物理学三大里程碑之一,这些是刻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是任何流言蜚语都无法撼动的丰碑。
![]()
事实胜于雄辩
对于那些诋毁他对祖国毫无贡献的言论,事实是最好的证据,75岁那年他毅然选择回国定居,在清华大学创办了高等研究院,他不仅捐出了自己的大量积蓄和工资,还亲自出面为研究院募集科研资金。
![]()
在他的感召下,姚期智、王小云等一批世界顶尖学者纷纷选择回国效力,他把自己毕生积累的2000余件手稿、书信等珍贵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给了清华大学,杨振宁的成就让一代代的中国人相信“我们也能做好顶尖的科学”。
![]()
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在燃烧自己,98岁高龄的他仍为学生们开讲座,他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与他挚爱的物理学和中国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杨振宁先生逝世后,哪怕北京天气寒冷,无数民众依旧自发地排起长队,前来吊唁。
![]()
全国至少23所高校发布了悼念文章,清华、西湖大学等高校的社交媒体主页,都变成了庄重的黑白色,这种发自内心的敬意与网络上的恶意炒作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这些人用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是过眼的喧哗,什么才是永恒的基石。
![]()
围绕杨振宁婚姻的种种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娱乐”理念在作祟,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人会记得了,而他在科学殿堂上镌刻下的名字,为祖国科教事业铺设的坚实道路,以及他和翁帆那段始于崇拜、归于平淡、终于成全的“美丽浪漫史”才是真正的不朽。
![]()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当然也会有一万个杨振宁,如何评价是自己的事,但评价的结果却能看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到底如何,是选择用谣言和臆测来满足一时的猎奇心,还是选择仰望与铭记真正的学界丰碑,也决定了我们自己的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