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宠物早已成了很多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家庭成员,是家里的“毛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前协商好宠物饲养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
文 | 关梅林
养宠物应该是一个经过仔细评估的慎重决定,不能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行为。和孩子一样,宠物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但和养育孩子不同的是,孩子长大后不仅会照顾自己,还会反过来照顾父母,而宠物一生都需要被照顾。夫妻如果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或者没有做好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就贸然行动,必然会给婚姻埋下很多隐患,也会给宠物的生活带来不确定性。所以决定养宠物前,一定要把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讨论清楚,确定两个人愿意并能够承担养育宠物的责任。
即使双方对是否养宠物的态度一致,也并非意味着不会因宠物问题而出现冲突。正如伴侣会因为教养子女的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他们也可能在养育宠物上出现分歧。比如,一方坚持宠物不能上床,另一方却认为宠物是家人,应该自由互动;一方希望外出旅游时将宠物寄养,另一方则因舍不得宠物受苦而拒绝去旅游;尤其是孩子出生后,要不要送走宠物也很容易成为冲突点。试想面临这些问题时,如果夫妻无法心平气和地沟通,甚至长期不能达成一致,必然会争吵不断,甚至会出现因宠物问题而导致离婚的情况。
![]()
因此,建议伴侣在婚前一定要协商宠物饲养计划,制定具体、可操作并能覆盖宠物生活各个环节的分工表。比如,约定宠物的饮食与清洁、运动与健康等由谁主导,两个人怎么分工合作,以及紧急情况下(如出差或意外情况)的临时照料预案等。养宠物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要提前纳入家庭预算,协商分担方式并量力而行,以免给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还要认真研究怎么样让宠物行为符合彼此的需求,让宠物的存在成为家庭的黏合剂,而不是婚姻的绊脚石。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在面临婚姻变化时(如离婚或分居),宠物的归属、探视权等问题如何解决。从法律视角来看,宠物被视为“动产”。离婚时按财产分割,法官会根据购买发票、芯片登记等判定宠物归属。对宠物照顾更多、更加依恋宠物的一方可能会因此体验到重大丧失,造成强烈的精神痛苦。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提前讨论好特殊情况下宠物的归属,并和其他问题一道形成书面约定。当然,如果由于爱宠物,不想让宠物面临被争夺的情境,更加积极地经营婚姻是再好不过了。
希望伴侣通过坦诚沟通、理性规划和持续关爱,让宠物能够真正成为幸福婚姻的见证者与助力者,也让婚姻因关爱动物的生命和福祉而变得更加美好。
关梅林博士
积极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校友会副秘书长,国家级精品课主讲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副导师。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