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豫东平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小青菜、芹菜、大白菜等应季蔬菜陆续进入采收旺季,商丘市秋季蔬菜迎来上市高峰期。在柘城县的辣椒交易市场、夏邑县的蔬菜集散中心,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整装待发,将“商丘味道”送往全国各地的餐桌。这派繁忙景象,是我市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立足特色资源,瞄准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的切实成效。
![]()
梁园区李庄镇闫庄新村村民在大棚内收割芹菜苗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邢栋 摄
产销两旺 “菜篮子”变身“钱袋子”
“今年行情不错,地头的萝卜直接就被合作社拉走了。”一名正在田间忙碌的睢阳区菜农告诉记者。这繁忙景象的背后,是我市围绕280万亩蔬菜复种面积精心绘就的秋冬季保供增收“作战图”。
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2.06万吨,增长3.2%,瓜果产量152.79万吨,增长1.9%,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结构优化 “稳大宗”与“强特色”并行
面对产销旺季,商丘市农业农村部门科学调度,确保大宗蔬菜供应充足、特色蔬菜效益凸显。
“我们正加强产销信息监测,确保萝卜、花菜、大白菜等大宗蔬菜产得出、运得走、销得畅,这是稳定市场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保障大宗产品流通的同时,我市着力强化特色产业优势,推动“柘城辣椒”“夏邑食用菌”“虞城速冻蔬菜”等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果蔬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使其成为拉动产业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引擎。
科技赋能 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丰收的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睢阳区、梁园区的集约化育苗基地,为越冬茬蔬菜准备的辣椒苗、番茄苗已绿意盎然。“我们采用集约化育苗,比传统方式成活率提高15%以上,为接下来的生产开了个好头。”一名基地技术人员表示。
全市正会同科研院所,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并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推动蔬菜产业从“量大”向“质优”转变,全面提升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保障 畅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为应对上市高峰,我市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发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作用,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一对一”田间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信息化建设,提供精准的购销对接服务。
“在保障供应的同时,我们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我市正持续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持久的产业动能。
来源:商丘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