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靠港期间接入陆地电网,这一绿色供电方式正在长江宜昌段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该区域岸电使用量已突破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油约1.2万吨。
![]()
在宜昌秭归港码头,停靠在岸边的游轮关停自身发动机,正通过电缆与岸边供电设施连接,没有了以往的机器的轰鸣声和弥漫的柴油味。
楚天游轮1号安全大副 倪明海:现在用上岸电,噪音和异味都没有了,价格也明显便宜了,两天节约了2万4千元。
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关键枢纽,宜昌自2019年投运岸电以来,已建成覆盖71个码头的179套岸电设施,每年为超过6万艘次船舶提供清洁电能。针对三峡坝区水位落差大、江心供电难等问题,宜昌创新研发出6种适应性岸电系统,实现了复杂水文条件下的稳定供电。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岸电运维服务负责人 李兴衡:船员只需扫码就能接通岸电,“以电代油”后,单船靠港后的用能成本降低了30%以上。
宜昌还推出“一码头一方案、一平台一结算”模式,解决了以往“标准乱、支付烦”的问题。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博士 魏业文:为全流域提供了示范,目前重庆、武汉、南京等沿线城市正加速布局岸电设施,一条绵延2800多公里的长江绿色生态航道正在加速形成。
(长江云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