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前天,朝鲜在“崔贤”号驱逐舰(DDG-51) 举办一场非常特别的军舰聚餐,这场聚餐同时也为我带来一波非常不错的流量。这场聚餐总是感觉有一种浓浓的东北风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蘸酱菜吗?抱歉也许是我没见过什么好东西,西方也许称呼为“冷餐”。
![]()
聚餐是融洽的,氛围是美好的,刀叉运用也是熟练的。
![]()
虽然是聚餐,我们也看到刚服役“崔贤”号的内部,这样的公开极其罕见。
![]()
![]()
![]()
如果记忆中还停留在仅仅能展示T-34或是全系KA的时代,那么今天就要用焕然一新来形容。由于位置特殊,应对的威胁也不同。发展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自成立以来,“朝海军”几乎完全是小型艇和小型潜艇组成的“蚊子海军”。到2021年,拥有约400艘巡逻艇、260艘登陆舰和70艘老旧的柴电潜艇。而现在,北韩的造船厂已经能够建造潜射导弹潜艇和核潜艇。独立而负责任的外交政策显然也帮助其获得了来自“老大哥”的实质性技术支持。
![]()
主要造船厂分布
此前,朝鲜的水面舰队几乎只是一个“陈列馆”,由一些漂浮的博物馆舰艇和少量普通新造舰艇组成。为此,当局设定了改变这一局面的目标。
自约2014年开始建造“鸭绿江”(압록강)级(约1500吨)护卫舰系列后,开始瞄准更大型的舰艇建造计划。
2024年5月,西方分析人士在卫星图像中发现南浦(西海岸)造船厂的船台上建起了防护结构。这一防护箱长约170米(560英尺)、宽30米(98英尺),顶部为网状屋顶,有效防止外界窥探。然而,观察者仍然看到了船体的一部分。到了2024年10月,网状结构被改为完整屋顶。
![]()
![]()
最初的高度保密很快转向了示范性公开。在2024年9月和10月“三代目”对南浦造船厂的视察,并在11月的平壤武器展中公开了一系列照片。照片中展示了朝海军历史上最大的舰艇。
2025年4月9日,美国斯蒂姆森中心《38 North》报道,该舰建造已基本完成,并已从建造车间移至浮动干船坞。
该舰于2025年4月25日在南浦港举行下水仪式,以纪念建军93周年。
![]()
这艘5000吨级导弹驱逐舰被命名为“崔贤”(Choe Hyon / 최현,舷号51),以纪念崔贤将军(1907-1980)。
![]()
1945年的崔贤
在下水仪式上,三代目阐述了党对海军的政策:
- 将建造更多类似的驱逐舰、导弹巡洋舰以及核潜艇,组建远洋舰队。首艘驱逐舰将在2026年初服役。
- 远洋舰队的任务是在和平时期对敌方基地和航母打击群保持远程巡逻,远洋舰艇将装备核武器。
![]()
“三代目”表示,这艘舰艇将配备“防空、防舰、防潜及反导防御系统”,并能够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巡航导弹及战术弹道导弹。他指出,这艘舰将增强海上主权,使其能够应对包括核威胁和海上封锁在内的所有军事威胁。
据著名党内部人士介绍,这艘驱逐舰在南浦造船厂以创纪录的速度建造——“仅用400多天”,且未依赖任何外国援助。
这是朝海军首艘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水面舰艇,也是朝建造的最大舰船。韩国专家认为,该舰的建造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
4月28日,该驱逐舰进行了武器系统系列试验,包括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及127毫米舰炮。其巡航导弹在设计上类似高超音速导弹。4月29日,报道,对其他舰载自动火炮、烟幕及电子干扰设备也进行了额外试验。
2025年10月初,北韩宣布最新驱逐舰“崔贤”已具备部署条件。据“东大”消息来源,目前该驱逐舰的外观较下水时有所变化:原先安装的近程防空系统“630型”已被新的六管30毫米舰炮替代,该炮配备雷达和光电跟踪系统;舰首垂直导弹发射装置数量也由原先的32+12个改为24个;原导弹发射装置位置改为干扰系统,并增设了舰载机枪。为防御包括无人艇在内的小型快艇,舰上安装了十余挺14.5毫米KPVT机枪。此外,火控雷达和舰桥上方摄像系统也进行了更换,并开展了其他提升舰艇能力的工作。
![]()
![]()
![]()
![]()
崔贤级(Choe Hyon / 최현級)驱逐舰
“崔贤”(舷号51)(Choe Hyon / 최현;韩文表记:최현급 구축함,汉字:崔賢級驅逐艦)。南浦造船厂(Nampo Shipyard)。2024年5月开工建造;2025年4月25日或27日下水。当前处于试验阶段。
“姜健”(舷号52)(Kang Geon / 강건,汉字:姜健)。清津(Chongjin)造船厂。2024年5月开工。2025年5月21日下水时受损,后于2025年6月12日下水,目前正在维修。
南浦造船厂:2025年7月开工。
建造期:2024年至今。计划建造2艘,现正建造2艘。
主要尺寸与航速
- 排水量:约5000吨(约4900英吨)
- 舰长:约140–145米(459英尺4英寸—475英尺9英寸),也有资料写成142或144米
- 舰宽:22米或约16米(约52英尺6英寸)——资料存在差异
电子与传感器
- 相控阵雷达(多副固定相控阵天线)
- Type 362 空/地搜索雷达
- 3部火控雷达
- 2部导航雷达
- 舷侧装的声纳(船体安装)
- 识别敌我系统(IFF)
电子战与对抗措施
- 4 × 假目标发射器单元(用于发射诱饵)
- R-ESM(电子支援测量)与 R-ECM(电子对抗)系统
武器概况(报道汇总,官方未完全披露)
- 1 × 127毫米(5.0英寸)或 130毫米(5.1英寸)舰炮
- 1 × Pantsir-ME 型防空/近防系统(或类似)
- 2 × 30毫米 AK-630 型近防炮(CIWS)
- 74 个不同尺寸的垂直发射单元(VLS)用于各类制导导弹(据称其中 44 个位于舰首,30 个位于舰尾)
- 4 × 四联反舰导弹发射架
- 4 × 4 发射架的 Bulsae-4发射装置
- 2 × 双管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DTA-53)
- 1 架直升机或多型无人机(舰上起降甲板/平台、可起降 UAV)
(舰上设有起飞/降落甲板)
概述与评价
据 Military Watch Magazine 估计,这是朝海军首艘在南浦造船厂建造的多用途驱逐舰,排水量在约5000吨(最多可达5500吨)。该舰为朝首艘被披露配备四块固定相控阵面的未知雷达复合体与垂直发射系统的水面舰艇。媒体及观测者普遍认为,此舰系一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兼具防空、反舰与反潜能力。
朝将此类舰艇归类为排水量约5000吨的多用途驱逐舰。卫星图像分析也显示舰长约140–145米,宽约16米。
动力与隐身
官方未公布动力装置细节,推测为燃气轮机或柴油-燃气轮机混合动力。普遍观点是自身并无研制高性能海用燃气轮机的经验,比较可能以柴油机为主,但若有外援则存在其它可能性。舰体采用两层甲板的上层建筑,并尝试使用隐身技术以降低可探测截面(RCS)。
武器装载量与比较
该舰的垂直发射单元总数达 74 格(报道将其分为多种尺寸)——其中据称舰首 44 格(包括 32 个小型格与 12 个中型格),舰尾 30 格(含 8 个中型格、12 个小型格与 10 个更大型格)。报道以美国“朱姆沃尔特”级(约80格、排水量 >14,000 吨)与英国“45 型”驱逐舰(48格、排水量 8,500 吨)进行了对比,强调此舰虽小却配置密集的 VLS。
作战载荷推测
垂直发射系统可能兼容北韩现有或改进型的巡航/反舰/弹道导弹,例如 KN-27 或 Hwasal-2 等远程巡航导弹(声称射程可超过1500公里),从而覆盖日本、韩国及关岛等目标。报道还推测可发射更大尺寸的弹道类导弹(如 Hwasong-11 系列或类似 Hyunmoo-4.4),并指出在展览中曾展示一枚外形类似 Hwasong-11S 的弹道导弹模型。
对 VLS 的分配描述(为报道推测):
- 舰首 44 格:32 格小型(用于近/中程防空),12 格中型(用于反舰或远程巡航导弹,如 Hwasal-2)
- 舰尾 30 格:8 格中型(反舰/远程巡航),12 格小型(可能为防空用途,尺寸不同于舰首),10 格大型(推测用于发射弹道导弹)
报道将 VLS 与 3M22 “锆石(Zircon)”类对比,暗示 VLS 可发射多种大小的垂直发射导弹。
总体统计(报道汇总):74 格 —— 32 个小格、12 个中格、20 个大格与 10 个超大格(注:不同来源统计略有差异)。
此外,舰体中部超结构区域疑似还布置若干倾斜发射管,用于发射北韩战略远程巡航导弹家族“Хвасар / Hwasal”(“箭”系列),主要针对陆地目标打击。
![]()
从舰尾看舰体,可以看到部分武器,包括舰尾垂直发射单元(VLS)的盖板、崔贤将军的浮雕,以及无人机机库的舱门。
为了对付小型水面目标,该舰装备了海军版多用途反坦克导弹系统 Bulsae-4(4 × 4 发射架),具备电子光学制导头,并可结合光纤制导,射程为 10–25 公里。
![]()
Bulsae-4 导弹发射示意图
![]()
驱逐舰武器试验
![]()
![]()
![]()
![]()
![]()
根据公开照片,专家确认舰上配备了以下武器系统:
- 舰首配备一门 127–130 毫米通用舰炮
- 上层甲板装有两座六管 30 毫米近防炮(自研,类似 AK-630)
- 一套防空导弹-舰炮复合系统 “Pantsir-ME” 或其复制型(含两座六管 30 毫米炮及 8 个导弹发射容器)
此外:
- 舰体两侧上层建筑边缘各配备两组干扰发射装置(共四组)
- 舰体两侧各有两个双管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DTA-53)
该驱逐舰还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但没有直升机机库。不过根据舰尾两扇小舱门,推测可能用于无人机(UAV)机库。
![]()
该舰装备了丰富的电子战设备和声纳系统(GAS)。这是北韩舰艇首次配备了一个未知的雷达复合系统,其特点是在舰桥上方安装了四个固定相控阵天线。一些专家认为,这些雷达类似于俄罗斯“卡拉库尔特”级护卫舰上使用的雷达系统。舰上还有电子支援雷达(R-ESM)、电子对抗雷达(R-ECM)、敌我识别(IFF)装置、两部导航雷达,以及可能用于搜索空中和水面目标的 Type 362 雷达,安装在主桅上。两部火控雷达安装在舰桥上方,另一部位于后桅。R-ESM 和 R-ECM 的附加元件分布在烟囱周围。舰首还装有舰载声纳(HMS)。
韩专家李一烷指出,该舰的防空雷达、武器系统和动力装置可能来自俄罗斯。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正在进行详细分析,因为他们也认为俄罗斯在该舰的建造和装备过程中提供了援助。
对于韩、日和美而言,北韩部署拥有战略打击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改变了海上安全的战略环境。北韩的驱逐舰装备巡航导弹用于打击陆地目标,可能对战区内的关键目标构成威胁,包括后勤中心、前沿机场和海军设施,从而在无需直接与美军交锋的情况下,发挥威慑作用。
![]()
![]()
驱逐舰船员
![]()
与驱逐舰船员中的女性成员交流。
![]()
![]()
上方照片非常引人注目——南浦造船厂的全体员工与建造完成的驱逐舰同框拍摄,共20排队伍!
![]()
“崔贤”号驱逐舰服役典礼
![]()
![]()
![]()
![]()
![]()
![]()
![]()
![]()
![]()
![]()
![]()
![]()
![]()
第二艘同型驱逐舰在位于日本海沿岸的清津造船厂(咸北造船厂)建造。该舰命名为“姜健”(Kang Kon / 강건,舷号52),以纪念朝鲜人民军将领姜健(1918–1950)。
![]()
“姜健”在照片中位于右侧。
下水仪式(从干船坞出坞)于2025年6月12日在位于北韩罗津(拉森)的造船厂举行。
这一事故并未被平壤官方隐瞒,问题公开报道。根据三代目的个人指示,事故舰在创纪录的时间内重新安上龙骨,并于6月5日转入北方60公里的罗津干船坞进行修复。在这里进行了正式的再次下水仪式。金正恩称此次事件为“宝贵经验”。
在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发生了严重意外。由于指挥不当和操作疏忽,下水时未能保证滚轮平行移动,导致船尾滚轮先行脱离并向左偏移,舰船平衡被破坏,一些船尾舱段断裂,发生严重事故,船首未能与船尾分离。
据《纽约时报》报道,北韩使用气球和橡皮艇抬升驱逐舰。据称,下水时“船尾下水滚架过早脱离并碰到障碍物,由于底部部分破坏,舰船平衡被打破,船首未能下水”,但没有造成严重损伤。在调查中,三人被拘留。
5月29日的卫星照片显示,数百人在码头沿绳索排列,绳索显然与舰船连接,《纽约时报》如是报道。此外,驱逐舰周围放置了20多个约5米长的飞艇形气球以增加浮力。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起重机,最复杂的部分是舰尾仍停留在陆地上。
![]()
![]()
![]()
![]()
![]()
据北韩媒体报道,7月21日,在南浦市造船厂举行了盛大集会,宣布将在该厂建造第三艘“崔贤”型导弹驱逐舰,用于北韩海军。对于南浦造船厂而言,这将是该厂建造的第二艘此类型驱逐舰。
报道指出,盛大集会结束后,造船厂随即开始新舰的建造工作。预计该舰将在2026年10月10日前建成。
![]()
![]()
![]()
![]()
北韩计划总共建造4艘此型驱逐舰,每个舰队配置两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