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委员履职”专栏,登载二届区政协委员系列履职故事,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在高质量履职中所展现的责任担当和履职风采。
本期委员:区政协常委、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 杨金志
杨金志委员在新闻战线辛勤耕耘二十余年,曾获得“新华社十佳记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他与静安的缘分源自二十多年前,在静安采写的调研报道《支部建在楼上 党建落到实处》获得领导同志高度肯定,树立起静安“楼宇党建”这一重大典型。一直以来,杨金志委员始终依托新华社这个“国社”大平台,“站在天安门想问题,进到石库门找答案”,用新闻记者的视角长期深度观察静安,深入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致力于做好静安区各项工作的“智囊团”“思想库”,为静安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
以“四力”铸笔,为静安发展划注时代答卷
以苏河湾为代表的静安苏河区域发展,是静安始终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区政协长期着力的重点调研课题。
杨金志委员先后数十次实地走访苏河两岸,深入苏河湾大厦、上海总商会旧址、天后宫等处实地调研。仅苏河湾大厦,他就实地走访不下十次,深入大厦党群服务站、国浩律师事务所、蔻驰中国总部等处,了解党建工作、现代服务业、外资外企等发展状况。他还曾冒着高温酷暑,乘坐刚刚开通的苏河水上巴士,为文旅产业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杨金志委员沉浸式参与其中,积极参加每次调研座谈会,为调研报告的撰写和修订贡献了诸多“金点子”。
例如,他向打造“苏河文化”品牌调研组提出,要增强协同发展思维,立足上海“一江一河”整体空间布局谋划静安苏河文化发展,牵头并联动市级部门、兄弟区域共同打造苏河文化品牌,防止各自为战、同质内卷,获得区政协领导和调研组的高度认同。
以初心为锚,在协商议政中锚定为民坐标
2025年7月,上海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简称“沪九条”,在上海以及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如何借好政策“东风”,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成为全区上下的热议话题。
![]()
区政协及时组织调研,杨金志委员再次主动担纲调研主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杨金志委员充分联系黄浦、杨浦等互联网内容产业集聚区域,深入小红书、B站、抖音等代表性企业开展调研,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杨金志委员总结出了落实“沪九条”的“五个一”建议,即“建立一个区级工作专班、聚焦一个龙头企业、聚拢一批网络大V、打造一个集聚空间、推行一条龙放管服”,为专题调研作出了独特贡献。
政协是个大平台,委员要积极履职尽责。十多年来,杨金志委员从未缺席每年的区“两会”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围绕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诸多课题与区领导面对面开展交流,发言质量获得一致好评。
作为联系静安寺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区政协委员,杨金志委员坚持多年深入街道社区,联系居民群众,真真正正“进到石库门找答案”。他还多次参加区政协组织的专题培训,前往瑞金、古田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筑牢思想信念之魂。杨金志委员表示,今后还将一如既往积极履职,继续为静安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陈天艺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