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纽约城堡证券的活动现场,舞台灯光亮起后,黄仁勋的一句话让在场关注产业动态的人瞬间沉静,“我们在中国的高端AI训练芯片市场份额,从95%跌到了0%”。
后续公开的对话记录显示,他与红杉资本合伙人康斯坦丁・布勒交流时,将背后原因说得更透彻,“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面向中国的高端芯片已完全无法供应”。
需要明确的是,这一“归零”特指高端AI训练芯片领域,而非英伟达中国区整体业务。
据2024年财报数据,英伟达通过合规芯片仍实现约171亿美元中国区营收,占全球总营收的13%。
![]()
但即便如此,从“几乎垄断高端市场”到“彻底退出核心赛道”的转折,仍道尽了全球芯片巨头的困境。
要知道此前中国市场的头部科技大厂、云服务商、科研机构提及算力设备,高频出现的始终是A100、H100系列。
科技行业的底层逻辑,历来是依托产品竞争力拓展全球市场,英伟达的战略方向也始终遵循这一规律。
![]()
黄仁勋此前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英伟达离不开中国”,这既是对市场价值的认可,也是科技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自然选择。
但政客的决策逻辑往往聚焦于政策目标,2022年10月首次对高端AI芯片实施出口限制的是拜登政府,而非特朗普团队,后续2024年12月BIS“1202规则”进一步收紧管制,同样处于拜登任期内。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5月虽有调整,更多是联合中东盟友强化技术限制,并未直接主导前期对华芯片封堵。
![]()
英伟达的妥协
面对政策管制,英伟达并非毫无动作,2022年秋季首次禁令落地后,为维持市场连接,其技术团队紧急启动调整,在H100基础上推出降规版H800。
本质上是通过“削减传输性能”绕开政策限制,核心诉求仅是“保住中国市场的基本连接”。
但政策收紧的节奏远超产业预期,仅一年时间,第二轮管制措施落地,H800与同期推出的A800均被挡在中国市场门外。
![]()
到2024年,英伟达的策略进一步退守,推出H20、L20、L2等更低配置芯片,其中H20的FP16算力仅为H100的15%,却反常强化了显存与显存带宽,专为大模型推理场景设计。
市场反馈称其“算力与显存配置畸形”,但即便如此,目标也从“提供优质产品”转向“实现合法出货”。
从产业动态与财务数据看,英伟达的应对链条始终高度紧绷,为契合政策要求,企业专门制定“性能红线表”。
![]()
法务团队逐字拆解BIS条款,技术团队根据合规要求反复调试参数,销售团队持续沟通许可审批,同时还布局墨西哥工厂生产合规服务器,试图通过供应链调整降低风险。
2024年,H20单款芯片贡献了中国区70%营收,但2025年4月新管制落地后,英伟达不得不计提55亿美元资产减值,足见妥协策略的局限性。
黄仁勋在公开场合始终避免与白宫直接对抗,仅多次强调“不应将全球最大的市场一刀切”,但这样的呼吁,在“小院高墙”政策面前,难以产生实质影响。
![]()
中国客户的“转身”
在英伟达与政策反复博弈的同时,中国市场的需求端也在悄然转向,初期国内企业仍抱有等待心态,期待H800供应恢复、盼政策松动,甚至尝试转口渠道。
但持续收紧的管制让“不确定性”成为行业共识,没有企业能承受核心设备随时断供的风险,被动等待逐渐成为不可行选项。
此后本土算力企业开始主动推进技术替代,且成果渐显,2024年,华为昇腾910B出货量达64万片,寒武纪思元590批量用于智能汽车,沐曦MX1芯片营收突破7.43亿元。
![]()
云服务商层面,阿里云改造30%算力集群为昇腾架构,腾讯上线自研“混元”算力平台,科研领域,高校实验室纷纷引入国产芯片,适配本土框架。
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市场份额已提升至30%,预计2025年将超50%。
训练脚本逐行从CUDA迁移至昇腾MindSpore、百度飞桨框架,算子库重新搭建,编译器调试优化,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攻坚。
同时华为昇腾AI产业联盟吸引2000家企业加入,形成“芯片-框架-应用”的完整链条,摆脱了对单一厂商的依赖。
![]()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生态仍有短板,昇腾910C的FP16算力虽接近H100,但CUDA生态的粘性仍难撼动。
中国有150万CUDA开发者,贡献全球30%的代码提交量,这意味着本土框架的开发者工具链仍需时间完善。
但即便如此,“你关你的门,我修我的路”的转向,已让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的产业路径。
![]()
两条平行线
如今的全球芯片产业,已彻底告别“一套技术体系通吃全球”的格局,呈现出清晰的“双轨并行”特征。
美国市场中,CUDA框架与Blackwell芯片保持强劲需求,产品供应时常紧张,中国市场则形成以昇腾、寒武纪芯片为核心,搭配MindSpore、飞桨框架的生态,适配范围与使用体验持续提升。
硅谷的核心逻辑是“全球市场+生态沉淀”,对英伟达而言,中国市场的价值不仅在营收,更在海量应用场景带来的生态粘性,失去中国就失去了150万开发者的实践反馈,后续重建生态难度极大。
![]()
而白宫的逻辑是“战略博弈优先”,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吸引台积电、三星在美建厂,同时以“军事用途”为由限制先进算力。
2025年4月的新规则更将限制范围扩展至印度、巴西等D5国家,体现出“维护技术霸权”的深层目标。
![]()
结语
黄仁勋那句“95%到0%”,如今看来更像是为全球化芯片产业的旧时代画上句号。
未来硅谷与白宫的博弈仍将持续,中国本土生态也需在开发者生态、工具链上持续突破。
但可以确定的是,“双轨并行”的格局已不可逆,这场由政策引发的产业转折,终将重塑全球芯片的竞争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