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近日,江苏苏商银行(原江苏苏宁银行)披露的委外催收合作名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份标注着“资产保全服务支持”业务领域的名单,在行业加速规范化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苏商银行自身刚于2024年8月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合计366.78万元,其中就包括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
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该行催收行为的投诉持续涌现,投诉内容涉及威胁恐吓、频繁骚扰、泄露个人隐私等多个维度。
投诉频发:苏商银行催收管理亮红灯
苏商银行近年来在催收管理方面面临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从黑猫投诉平台的公开信息来看,该行涉及催收的投诉案例呈现明显的集中性特征。
10月18日,一位借款人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苏商银行第三方催收人员冒充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催收。
该借款人陈述,自己因单位持续欠薪导致生活困难,已主动向苏商银行官方客服协商申请停催延期,并说明只跟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对接,但之后不但没有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反而持续收到催收短信和第三方私人催收号码的骚扰。更严重的是,一名来自江西鹰潭的催收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声称银行已起诉借款人,正在进行诉前调解。
当借款人试图说明已与客服协商时,对方表示“协商没用,没有任何政策,也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就是还钱”。这种冒充国家机关的行为已严重违反相关规定。
![]()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这些投诉内容指向了委外催收中最为敏感的三大问题:频繁骚扰、暴力威胁和隐私泄露。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和即将全面实施的国家标准,催收作业不应在每日22:00至次日8:00进行,每日电话催收不能超过3次。且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然而从投诉反馈来看,部分催收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些基本规范。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商银行自身也在2024年8月遭遇了监管重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该行因存在“违反存款计结息规则吸收存款、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互联网贷款授信额度超过监管限额、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审批、银票业务保证金来源审核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
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366.78万元。其中,“贷后管理不到位”的表述格外引人注目,这一问题往往与催收管理的疏漏密切相关。
当银行在贷款发放后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跟踪机制,不良资产的累积将不可避免地加大催收压力,进而可能导致催收手段的失控。
监管升级,催收行业迎来合规化拐点
2025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标志着我国催收行业正式进入国家标准化管理时代。这一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在逾期资产规模攀升、投诉数量激增的双重压力下,监管部门对行业乱象的系统性回应。
![]()
新规在多个方面对贷后催收业务进行了细致规范。在催收对象上,标准规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
向担保人等连带责任人催收应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协议约定为限。仅在无法联系到债务人本人,或债务人死亡、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特定情况下,
催收人员才可与联系人联系,且当联系人明确拒绝或要求不再联系时,催收人员不得再与其联系,也不得透露债务人欠款信息。
催收时间与频次得到明确限制。双方未约定时,催收作业不应在每日22:00至次日8:00进行。
催收频次也有严格控制,以语音形式(含智能语音)进行交互式催收,与单一债务人主动有效通话每日不应超过3次。这些规定有效避免了债务人被不停骚扰的困境。
新规还明确了金融机构的责任。金融机构应以协议约定等方式,以醒目的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明确告知债务人可能将其个人信息向第三方催收机构提供的适用情形和范围。金融机构应与第三方催收机构以协议约定方式,明确第三方催收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和具体违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应依据最少、必要、够用原则向第三方催收机构提供办理催收业务所需的个人信息。
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之间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传输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设备等传输的,应采用安全通道、数据加密等技术措施。
2025年下半年,《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正式施行,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在客户资质审核、资金流向监测等关键环节加强审查,既保障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又可防止信息泄露等潜在风险。
对于苏商银行而言,在已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处罚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委外催收机构的合规运作,是其必须直面的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