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华盛顿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内,一场本应聚焦对乌军援的会晤,最终演变成夹杂着粗口的激烈交锋 —— 这是泽连斯基第八次访问白宫,却也是他遭遇的 “最艰难一次”。当特朗普将俄乌冲突前线地图扔到一边,用普京的原话警告泽连斯基 “接受停战条件,否则乌克兰将面临毁灭”,并强硬要求其割让整个顿巴斯地区时,美国对乌政策的根本性转向,已然浮出水面。
泽连斯基此行带着明确的目标:说服美国提供射程 1500-2400 公里的远程 “战斧” 巡航导弹,以扭转乌军在顿巴斯战场的颓势。彼时,乌军正面临西方援乌力度大幅下滑的困境 —— 欧洲对乌援助较此前下降 57%,整体西方援助减少 40%,武器与人员的短缺已成为致命弱点。泽连斯基的底线清晰:冲突应 “沿着当前战线被冻结”,再开启和平谈判,绝不能向俄罗斯出让 “额外的东西”,在他看来,特朗普的方案无异于 “给普京的馈赠”。
![]()
但特朗普的态度却远超泽连斯基团队的预期。会晤中,这位美国领导人逐字逐句引述前一天与普京通话时的论点,将顿巴斯全域割让列为停火的唯一前提。据在场官员回忆,特朗普甚至多次怒斥泽连斯基,直言 “如果普京想要,俄罗斯可以摧毁乌克兰”。会谈结束后,特朗普飞往佛罗里达,在机场轻描淡写地向记者表示 “乌克兰应立即停止冲突,就以当前战线为界”,这番话背后,是对俄罗斯已占领乌克兰 20% 领土现状的变相认可,他后来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坦言,“普京会得到一些东西,他已经赢得了一些领土”。
这场对立的背后,还藏着普京的 “战术配合”。就在会晤前,普京主动发起一场长达 2.5 小时的通话,将领土要求从 8 月安克雷奇会谈时的 “全取乌东四州”,收缩为 “仅保留顿涅茨克地区控制权”,并表示愿意放弃俄军在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控制的部分领土。这一 “缩水筹码” 竟被部分白宫官员曲解为 “谈判进展”,而与此同时,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推进从未停止 —— 近三个月持续施压,近期更是在红军城方向突破乌军防线,用战场优势为谈判筹码 “背书”。
![]()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并非偶然,那场与普京的通话成为关键转折点。俄方精准拿捏了特朗普对 “和平缔造者” 人设的渴求,以领土让步为 “诱饵”,成功撬动其对乌政策。通话后,特朗普不仅在会晤中照搬普京论点,还迅速提议在布达佩斯举行三方会谈,并指派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同步向乌方施压,甚至抛出 “顿涅茨克多讲俄语,应交给俄方” 的论调。
更深层来看,这一转变是特朗普选举算计与外交成本考量的双重结果。此前,他借中东停火打造 “危机调解者” 形象,如今试图复制这一模式 。同时,特朗普对援乌成本的担忧日益加剧:他既担心 “战斧” 导弹的供应可能引发俄美直接冲突,更不愿承担乌克兰明年巨额的军费缺口,“以土地换和平” 成为他眼中减少投入的 “最优解”。
自相矛盾的叙事更暴露了其真实意图。会晤前几周,特朗普还公开表达对普京拒绝与泽连斯基谈判的 “沮丧”,让欧洲盟友误以为他会加强对乌支持;但会晤后,他却改口称俄罗斯经济 “表现良好”,与此前 “普京经济将要崩溃” 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欧洲官员敏锐地指出,这种反转是 “向俄示好的明确信号”。
![]()
特朗普的立场转变,正将乌克兰推向前所未有的绝境。外交上,美援断供的风险加剧,泽连斯基团队承认 “已在外交和战场双线溃败”,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 “西方安全保障”,却迟迟得不到明确回应。国内层面,战场颓势持续削弱民众的抵抗共识,乌克兰国内支持和谈的比例从 2024 年的 38% 飙升至 64%,社会裂痕逐渐扩大。
欧洲盟友的恐慌与分裂则更为明显。波兰、芬兰等东欧国家激烈反对特朗普的 “就地停火” 方案,警告这是 “给俄罗斯喘息时间”,担忧俄完成休整后会开启下一轮扩张。而欧盟自身已陷入战略困境:欧洲对乌月援助从 38 亿欧元降至 19 亿欧元,援乌能力接近极限,若美国彻底撤出对乌支持,欧盟将被迫独自面对俄军的压力,这对本就面临能源与经济挑战的欧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