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末的朝鲜半岛,已是寒意渐浓。
此时此刻,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悄然进入关键阶段。当时,志愿军西线主力部队在彭总的指挥下,已神速进至古军营洞、塔洞、泰川以北、云山以北、温川、熙川一线,完成了战役展开,并在运动中对贸然北进的南朝鲜军给予了出其不意的打击,歼灭了其第6师大部及第8师两个营,并对第1师形成了包围态势。
![]()
彭总在观察敌情
然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虽已收到南朝鲜军遭受重创的报告,却依然沉浸于“感恩节前结束战争”的乐观情绪中,并未对这支突然出现的力量给予足够重视。他判断这只是小股中国部队的象征性介入,非但未令部队转入防御,反而催促各部加速向中朝边境推进,企图一举占领全朝鲜。
在此背景下,10月31日,麦克阿瑟进一步调整部署:命令美军第24师向泰川、龟城前进,英军第27旅向定州、宣川推进;同时,为增强云山方向的攻势,他调派了手中一张重要的王牌——美军第1骑兵师,火速开赴云山增援接替南朝鲜军第1师的防务。南朝鲜军第1师主力则向宁边地区转移,第8师退守球场,第7师东调德川,美军第2师北调安州作为集团军预备队。
彭总敏锐地捕捉到战机,决心采取向敌侧后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聚集在云山、泰川、球场地区之敌。他命令各部于11月1日黄昏,向当面之敌发起总攻。
云山,这个朝鲜北部的小城,瞬间成为了两强相争的焦点。在此对决的,是两支都有着辉煌历史和强悍战斗力的部队。
担负主攻云山任务的,是志愿军第39军。这是一支根正苗红、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红15军团,历经抗日战争烽火的锤炼,在解放战争中作为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主力纵队之一,从松花江畔一直打到镇南关(今友谊关),纵横万里,屡建奇功。全军上下战斗经验极其丰富,攻防兼备,尤其擅长野战和城市攻坚。
![]()
志愿军第39军
入朝时,该军军长为吴信泉。吴信泉是一位从红军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以作风硬朗、敢打敢拼、战术灵活著称。在接到进攻云山的命令时,他曾对部下豪迈地表示:“我们不止要打垮南朝鲜军,还要打出个样子来,让美国佬尝尝我们的厉害!”全军官兵士气高昂,求战心切,决心在异国战场再立新功。
他们的对手,是美军第1骑兵师。
这支部队同样是美军序列中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它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美军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之一,是美军一流的精锐步兵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该师经历了诸多恶战,战斗力强悍,因其辉煌的战史而被誉为“开国元勋师”。其时任师长是霍巴特·盖伊少将,一位经验丰富的装甲兵指挥官,深得麦克阿瑟的信任。该师装备精良,配属有强大的航空兵、炮兵和坦克部队,官兵普遍充满自信,甚至带着一丝傲慢。他们被紧急调往云山,意在稳定战线,并继续执行向北进攻的任务。
11月1日清晨,云山地区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39军的先头部队发现云山敌军有后撤的迹象(实为美骑1师与南朝鲜第1师的换防),军长吴信泉当机立断,决定将总攻时间提前至下午5时。
随着信号弹划破傍晚的天空,志愿军第39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被围困在云山的敌军发起了总攻。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志愿军战士们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大胆穿插分割,迅速突入云山街头。直到与对方短兵相接,美军才惊恐地发现,他们面对的并非想象中的朝鲜军队,而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术独特、意志顽强的中国主力军。
![]()
志愿军
战场上出现了奇特的景象:装备高度机械化的美骑1师,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力在夜间混战和近身格斗中难以充分发挥。而志愿军战士则利用手榴弹、爆破筒和刺刀,与敌展开逐街逐屋的争夺。
在志愿军凌厉的攻势下,美骑兵第8团和南朝鲜第12团的防御体系迅速土崩瓦解。
经过一夜惨烈厮杀,至11月2日凌晨,云山城区大部已被志愿军控制。美第8团直属队及第3营被迫退至云山以南的诸仁桥地区,陷入重重包围。
被围之敌多达700余人,他们拥有坦克、重炮,并能随时呼叫空中支援。在随后的两天里,这部分美军在飞机、坦克的拼死掩护下,多次试图突围,均被39军部队坚决击退。包围圈越缩越小,弹药补给也消耗殆尽。
绝望之下,这部分包括第8团团长帕尔莫在内的美军,在11月3日晚,最终选择了向志愿军投降。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级单位的首次战例,在美军内部引起了极大震动。
在云山战斗激烈进行的同时,志愿军西线其他部队也按计划发起了进攻。“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突如其来的全线打击下,侧翼受到严重威胁,深怕后路被断,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遂于11月3日开始,利用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向清川江以南实施全线后撤,至11月4日已全部撤至江南地区。
鉴于歼敌的最佳时机已过,且志愿军自身弹药补给困难,部队极度疲劳,同时考虑到“联合国军”在遭受初战打击后必会进行调整并可能再次北犯,而志愿军也需要时间休整补充,彭德怀司令员于11月5日命令西线各部队停止追击。
第一次战役至此结束。
云山战斗,作为第一次战役中的关键一役,意义非凡。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在此战中,以劣势装备,战胜了装备高度现代化、且享有“王牌军”声誉的美军骑兵第1师,歼灭其第8团大部和第5团一部,并重创南朝鲜军第1师。此战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
![]()
美军俘虏
云山战斗结束后,战场上遍布着被俘的美军士兵。一群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围着这群美军骑兵第1师俘虏,好奇地打量着,一个充满稚气的问题在人群中传开:“他们不是叫‘骑1师’吗?咋没看见他们的马呢?”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一些老兵也忍俊不禁。一位较为年长的干部笑着解释道,这“骑兵”的名号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老黄历了。这支部队当年在南北战争时确是策马扬鞭的精锐,尽管如今番号仍保留着“骑兵”的称谓,但早已“鸟枪换炮”,战马早被坦克、卡车和直升机取代,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和摩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