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10月20日讯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完成了一场长达39天的生命保卫战。一名胎龄仅29周、出生体重1270克的极早产儿“初初”,在全体医护人员精细化的治疗与充满温度的守护下,连闯数道生命难关,最终生命体征平稳,健康出院。
提前降临的挑战,生命之初的“生死闯关”
刚出生的“初初”皮肤薄如蝉翼,呼吸微弱,身体仅成人手掌般大小。对外界环境的极度不适应,让她一出生就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呼吸关”——因肺部发育极度不成熟,她出现了严重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医院新生儿科团队迅速响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并借助先进呼吸机提供精准的呼吸支持,为“初初”稳住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
随后,“营养关”与“感染关”接踵而至。由于吮吸和吞咽功能不协调,“初初”无法自主进食。医护团队通过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她建立起一条稳定的“营养生命线”,精确输注营养液,模拟宫内生长环境,助力实现“追赶性生长”。在抗感染方面,由于母亲胎膜早破长达20余天,“初初”的分泌物培养出耐药细菌,医护团队根据药敏结果精准调整抗生素,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最终成功控制感染。
![]()
爱与坚守,护航成长的每一克
在NICU的39个日夜里,“初初”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心血。从呼吸机的成功撤离,到实现全经口喂养,再到体重的稳步增长……她一步步突破自己,也一次次温暖了所有守护她的人。
2025年9月29日,“初初”顺利出院。面对即将回家的宝宝,母亲在喜悦之余也流露出照料方面的担忧。为此,新生儿科团队主动将护理指导延伸至出院之后,在医院的日间照护中心,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家长进行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及日常照护,极大增强了家属的照护信心。
![]()
“刚开始真的很害怕,孩子这么小,我们什么都不懂,”初初的母亲在采访中说道,“但医护人员不仅救了孩子,也教会了我们如何照顾她。他们就像家人一样,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难忘。”该院新生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极早产儿的救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和精细化管理。看到‘初初’健康出院,并帮助这个家庭建立起照护的信心,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
从危急到安稳,从救治到陪伴,“初初”的故事不仅是一场医疗上的胜利,更是一段关于生命韧性、医学温度与家庭信任的动人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