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防太空盾牌”计划:战略自主下的太空防御新布局
欧盟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推出“国防太空盾牌”计划,就是想在太空建个自己的防御网,这事儿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全是被眼下的安全形势逼的。
俄罗斯这几年军事能力一直在加强,2021年还搞了次反卫星导弹试验,把一颗退役卫星炸了,太空里飘了好多碎片,直接威胁到欧盟的卫星安全。
再加上美国心思越来越不在欧洲,一门心思往印太那边挪,欧盟慢慢发现,靠别人保安全越来越不踏实。
更具体的是,英国、德国、法国这几个主要国家,自家军事卫星总被不明力量追踪或干扰,比如2022年德国的“哨兵-1”卫星就遭过信号干扰,后来调查方向指向了俄罗斯相关部门,这让欧盟对太空安全的需求一下子变得特别迫切。
![]()
欧盟搞这个“太空盾牌”不是单枪匹马干,而是把现有的卫星系统都整合起来了。
像“伽利略”导航系统、“哥白尼”地球观测系统,还有军用通信卫星,全要跟这个新计划凑一块儿,形成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防御网络。
简单说就是,天上的卫星负责看、负责传信号,地面的系统负责接收和反映,形成一个闭环。
这个计划核心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得能看清太空里的情况,所以要放低轨监测卫星,再配上地面雷达站,比如德国巴伐利亚那个太空监测中心,24小时盯着太空里的目标,哪些是卫星、哪些是碎片、哪些可能是有威胁的航天器,都得摸得门儿清,二是得防干扰,现在电磁环境复杂,万一有人干扰卫星信号或者伪造信号,那就麻烦了,所以得搞信号加密、跳频通信这些技术,确保卫星能稳定工作,三是卫星坏了能修,空中客车2023年测试过“太空拖船”技术,以后就能用这个给卫星补燃料、修故障,延长卫星的寿命。
![]()
另外,这个“太空盾牌”还跟欧盟之前的“防空盾牌”项目互补,“防空盾牌”管地面和低空的防空导弹,“太空盾牌”管太空,这样从地面到太空的防御就全覆盖了,欧盟防务专家杜邦说这能提升应对现代战争威胁的能力,我觉得这话没毛病,毕竟多一层防御就多一分安全。
四大防御项目搭伙:从无人机到太空都管
“国防太空盾牌”不是欧盟唯一的防御动作,它跟另外三个项目一起,构成了欧盟新一代的防御体系。
第一个是“反无人机墙”,现在无人机用得越来越多,俄乌冲突里双方就投了不少无人机,欧盟怕自家境内出事,就想建个覆盖全欧盟的无人机防御网络,把各国现有的反无人机系统,比如法国的“无人机穹顶”系统,都连起来,做到能及时发现、识别和拦截无人机。
第二个是“东部侧翼监视”系统,主要盯着欧盟东边的边境,像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地方,防止有部队调动、无人机入侵或者导弹发射之类的威胁,现在波兰已经部署了首批地面雷达,以后还会接入卫星数据,看得更全面。
![]()
第三个就是之前提到的“防空盾牌”项目,由德国主导,要采购美制“爱国者”导弹和欧洲自己的“紫菀-30”导弹,建跨国家的防空协同机制。
这四个项目不是各干各的,“太空盾牌”还能给另外三个项目提供支持,比如给“东部侧翼监视”传卫星图像,给“防空盾牌”发导弹预警,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互相帮忙的团队。
搞这些项目肯定要花不少钱,欧盟有个“欧洲重整军备计划”,准备筹集8000亿欧元,大概合6.64万亿人民币,这笔钱就是用来提升欧盟军队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的,“太空盾牌”的预算也从这里出。
不过现在具体细节还没定,比如“太空盾牌”到底要花多少钱、哪些国家参与、哪些企业来干活,这些都还没公布。
![]()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预测,“太空盾牌”初期预算大概占这个重整军备计划的15%,也就是1200亿欧元左右,主要用来研发卫星和建地面设施。
参与的国家大概率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军工比较强的国家,企业方面则会以欧洲本土的为主,比如空中客车、莱昂纳多、泰雷兹这些公司。
欧盟各国情况不一样,有钱的国家可能愿意多掏钱,比如德国计划承担“太空盾牌”25%的初期费用,但像希腊、葡萄牙这些南欧国家,更想先解决地面防务的问题,对太空项目没那么积极,所以这笔钱怎么分、谁多谁少,估计还得谈好几个月才能有结果。
![]()
钱怎么分、技术咋搞?欧盟还得跨几道坎
除了钱的问题,“太空盾牌”实施起来还有不少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关,像太空态势感知、在轨服务这些技术,现在只有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得比较好,欧盟虽然有空中客车这样的企业,但一些关键部件,比如高精度光学传感器,还得靠进口,要实现技术自主,没个五八年估计不行。
而且欧盟各国的技术标准不统一,比如德国和法国的卫星数据格式就不一样,要把这些系统整合到一起,也得花不少时间和精力。
然后是国际上的反应,俄罗斯一直反对太空武器化,2023年还发布了《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说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还多次在联合国呼吁建太空非军事化条约。
![]()
虽然俄罗斯还没正式评论欧盟的“太空盾牌”计划,但俄专家已经表示,这个计划可能会引发太空军备竞赛,破坏欧洲的安全平衡。
欧盟这边则说自己会遵守《外层空间条约》,只搞防御不搞进攻,一位欧盟法律顾问还强调“会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太空防御能力建设”,但外界还是有点担心,比如“太空盾牌”里的反干扰技术,会不会被用来攻击其他国家的卫星,这一点现在还说不太清楚,确实存在模糊地带。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计划对欧洲防务产业是个大机遇。
空中客车已经成立了“太空防御事业部”,还计划招聘2000名工程师来研发监测卫星,莱昂纳多则会负责反干扰技术的研发,整个计划估计能给欧洲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这对欧洲经济也是个拉动。
![]()
而且欧盟已经定了,2024年初要开特别峰会,专门讨论“太空盾牌”的细节,到时候会确定预算分摊方案、成员国责任分工、工业合作伙伴名单,还有技术研发的时间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之前说过,“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欧洲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次峰会能不能谈拢,直接关系到“太空盾牌”能不能顺利推进,也算是对欧洲防务一体化的一次大考验。
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欧盟搞“国防太空盾牌”计划,本质上是想从依赖别人安全,转向自己建防御体系。
这个转变不光会影响欧洲内部的防务格局,对全球太空安全秩序也会有不小的影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