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Shenzhen Jiwei Automations Ltd.
![]()
/ 关于计为/
自2019年起号开始,计为仪表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
定期分享物位测量的核心干货:从原理解析、应用案例,到选型维护指导,既有通俗易懂的基础百科,也有深度剖析的研发思路和成功实践。
覆盖化工、电力、环保、食品、制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难点,助力每一位技术人快速成长。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让更多同行一起来交流!
一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先将泵体充满液体。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获得动能并通过出口排出;
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区域压力下降,形成负压(接近真空),外部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不断被压入叶轮中心,从而实现“吸入—增压—排出”的连续循环。
简而言之:叶轮旋转→形成负压→液体被吸入并加压排出。
![]()
二
汽蚀的形成机理
当泵内某处压力(如叶轮进口P₁点)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会迅速汽化,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随流进入高压区后破裂,形成强烈的液体冲击。
汽蚀的形成过程:当液体局部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开始汽化并产生气泡;这些气泡随液流进入高压区后迅速破裂,蒸汽凝结消失形成微小真空,周围液体高速冲入产生高频高压冲击,最终在叶轮表面造成麻点、凹坑、蜂窝状破坏,并伴随强烈的振动和噪声。
三
汽蚀的危害
汽蚀不仅产生强烈噪音和震动,还会造成金属的机械冲击疲劳与化学腐蚀。气泡破裂瞬间压力可达数百兆帕,冲击金属表面,使叶轮表层剥落;同时蒸汽凝结放热,释放氧气,加速金属氧化腐蚀。
常见受损部位包括:
叶轮进口和出口边缘;
泵壳进口;
导轮及蜗壳过流面。
初期出现麻点,后期发展为沟槽、蜂窝状凹坑,严重时甚至导致叶轮穿孔或断裂。
![]()
四
饱和蒸汽压与汽蚀的关系
饱和蒸汽压是液体与蒸汽在平衡状态下的气体压强。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大。
举例:水在100°C时的饱和蒸汽压为101.3kPa(即一个大气压);当压力降低至2.3kPa时,水在20°C即可汽化。
因此,压力越低,液体越容易汽化。这正是离心泵在叶轮进口区容易发生汽蚀的根本原因。
![]()
五
NPSH是什么?
离心泵中,判断是否会发生汽蚀的关键是有效汽蚀余量NPSHa与必须汽蚀余量NPSHr。
1、有效汽蚀余量NPSHa
NPSHa=Pc/ρg−Hg−Hc−Pv/ρg
其中:
Pc:液面上气体压力;
Hg:吸上几何高度;
Hc:吸入管路损失;
Pv:液体饱和蒸汽压。
经验值:常见离心泵NPSHa≈8.3m水柱。 若该值过低,就可能进入汽蚀区。
![]()
2、怎么确定必须汽蚀余量NPSHr?
NPSHr(RequiredNPSH)是泵在特定流量下,为防止扬程下降或出现气蚀而要求的最小吸入能头。
它不是理论计算得出,而是通过实验确定的:
在试验台上逐步降低泵进口压力;
当泵扬程下降3%或出现明显气蚀声时,记录此时的NPSH;
该数值即为NPSHr。
因此,NPSHr是泵的固有特性,由制造厂提供,不同型号泵差异明显。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NPSHa>NPSHr+0.51.0m
即:有效余量必须大于必须余量,并保留安全裕度。
![]()
3、吸入口压力的安全下限
在实际运行中,只要泵进口端压力不低于—0.05MPa(约为绝对压力96kPa),且系统处于满液状态,通常不会产生汽蚀。
若进口端真空度超过此限(即压力更低),流体极易汽化,形成气泡。
六
防止汽蚀的有效措施
降低液体温度,减小饱和蒸汽压;
减小吸上高度或改为灌注吸入,提高入口压力;
优化吸入管路,使用光滑、短直、直径较大的吸入管,减少局部损失;
调整运行工况,降低转速或流量,避免超负荷运行;
提高抗蚀能力:
改进叶轮入口结构(加大进口直径、优化叶片曲率、加装诱导轮);
选用抗蚀材料(如铝铁青铜、2Gr13、不锈钢、高镍铬合金、稀土铸铁等);
保持叶轮表面光洁,避免湍流与冲蚀集中。
七
总结与实用建议
汽蚀是离心泵中常见且危害性极高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吸入口局部压力低于液体饱和蒸汽压。要防止汽蚀,应做到:
结构合理:优化叶轮进口设计;
运行安全:确保吸入口压力≥—0.05MPa(满液条件);
参数匹配:始终保持NPSHa>NPSHr+安全余量;
材料可靠:选用高耐蚀金属并保持表面光滑。
牢记两条核心原则:
NPSHa>NPSHr+0.5~1m
吸入口压力≥—0.05MPa(且满液)
做到这两点,汽蚀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点赞,感谢!
PROFILE
计为技术工程师
陈工
![]()
陈工,是计为自动化资深工程师,长期专注于液位测量设备的现场应用与技术改进,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石化、电力等行业项目,对雷达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仪表的选型、安装与故障分析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解决密封、振动、温差等极端工况下的安装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测量可靠性。
![]()
![]()
![]()
计为专注于物位测量仪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50+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封面丨小黄
文字丨陈工
图片丨阿刀
审核丨小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