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万人被屠杀的卢旺达事件,为何美国却坐壁上观?

0
分享至



当胡图族军人的子弹疯狂射向图西人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世界警察美国身上。此时的美国刚刚结束冷战,西方霸权正处于巅峰。若能果断出手,平息非洲内陆这场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事件,不仅符合世界对美国的期待,也是美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所必须承受的责任。

然而,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便屠杀愈演愈烈,法国、加拿大与荷兰等国都按捺不住,向受害者提供庇护,可最该维护世界秩序的美国,却对受害者无动于衷,自始至终没有采取任何制止冲突的行动。为何美国在霸权巅峰时刻会如此行事?卢旺达事件背后,恰恰反映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根本动机。

在西方殖民者抵达非洲之前,非洲大地上生活的数千万黑人多以部落为单位,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民族概念。当西方殖民者控制非洲后,出于分化、打压黑人的目的,开始有意识地在非洲进行“民族甄别”,并对不同族群施加差异化政策。这种策略确实降低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统治成本,却为非洲大陆埋下了民族矛盾的隐患,卢旺达地区的黑人正是这一政策的最大受害者。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在殖民时代之前,此处的黑人多以畜牧业为生,彼此间没有民族差别,最多只有牛主人与牧牛人这样的经济地位差异。德国人是第一批殖民卢旺达的欧洲势力,抵达后将拥有牲畜的黑人划分为图西族,将替牲畜主放牧的人划分为胡图族。这两个被德国人命名的族群,实际上并无血统差异,最初的身份界限也并不严格。

然而,当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卢旺达被划归比利时托管后,新来的比利时人手段比德国人严苛得多,他们除了以经济地位划分族群,还将身高、肤色作为甄别标准,甚至建立了身份证件系统,明确区分胡图族与图西族。即便胡图族人通过努力发家致富,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获得荣誉图西族的身份。于是,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开始通过暴力手段对抗比利时人,反对其歧视性的族群政策。

二战结束后,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统治逐渐终结,饱受压迫的胡图族也迎来命运转机。1959年,胡图族掀起了同时反对图西族君主与欧洲殖民者的卢旺达革命。意识到局势失控的比利时人选择抛弃图西族上层阶级,而图西族本就依赖比利时人的支持,比利时人撤离后,他们根本无力抵抗汹涌的胡图族武装。1962年7月,比利时托管结束,胡图族建立了以自身为主体的卢旺达共和国。在这场革命中,多达34万图西族人因惧怕清算,逃往邻国避难。

但图西族的出走并非故事的终点。习惯了在卢旺达享有特权的图西族,不可能轻易放弃原有利益,当他们试图卷土重来时,一场腥风血雨已无可避免。



在半数图西族逃往邻国后,卢旺达国内对剩余图西族人的迫害有所减轻,但胡图族最多只能做到不赶尽杀绝。与殖民时代相比,所有图西族人在卢旺达共和国时期的生活水平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为找回昔日的生活,流亡的图西族开始筹划建立军事组织,反攻卢旺达。

1979年,卢旺达民族团结联盟成立。此时的图西族虽有组织,却既无武器装备,也无战斗经验。组织领导者鲁维奇耶马经过思考,决定通过协助乌干达作战,为组织积累最初的经验。1986年,图西族难民帮助乌干达反政府武装打赢了乌干达内战,包括鲁维奇耶马在内的一批图西族武装领导者,也成为了乌干达军队中的军官。

但他们并未忘记组织的初心。站稳脚跟后,卢旺达民族团结联盟于1987年更名为卢旺达爱国阵线,并启动了反攻卢旺达的进程。1990年10月1日,乌干达陆军中的数千名卢旺达爱国阵线成员越过两国边境,对卢旺达发动武装入侵。然而这次入侵以失败告终,入侵次日图西族首领鲁维奇耶马就重伤身亡;不到一个月,数千名图西族叛军便被优势的胡图族军队驱逐回乌干达。

尽管战争仅持续一个月,但图西族的突然袭击点燃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旧怨。在卢旺达国内,8000多名图西族反对派被逮捕,数百名图西族民众遭到屠戮,而这仅仅是卢旺达大屠杀的序幕。



入侵失败后,图西族武装副首领保罗·卡加梅收拢残兵。作为曾在乌干达陆军服役的军事精英,卡加梅在卢旺达内战中展现出过人的军事素养,很快重新组织起图西族反攻军队,并在1991年初对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发动第二次进攻。

卡加梅深知卢旺达国内派系林立,无需一战定胜负,他只需率领手下作战经验丰富的前乌干达国防军士兵稳扎稳打,感受到战争压力的卢旺达人,自然会将胡图族政府赶下台。这个想法本身没错,但他忽视了胡图族面临的极端处境,对胡图族统治阶级而言,他们的祖辈曾被图西族奴役,如今图西族的反攻更是要断绝他们的生路。

于是,胡图族控制的卢旺达政府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却开始大肆煽动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对立。这一手段虽未阻止政府军的颓势,却彻底点燃了胡图族民众内心的仇恨;而最终将仇恨转化为大规模暴力的,是1993年发生的布隆迪总统遇刺事件。

布隆迪是卢旺达南部的邻国,同为前比利时东非殖民地,其族群构成与卢旺达相似,不同的是布隆迪国内图西族占多数,且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作为少数民族的胡图族,在布隆迪独立后长期与政府斗争,谋求合理的政治地位。1993年,胡图族人梅尔希奥·恩达达耶当选为布隆迪首位民选总统,胡图族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然而,恩达达耶上任仅三个月,就被图西族控制的军队发动政变谋杀。



布隆迪胡图族总统的惨死,不仅让这个小国爆发了一场持续10年的内战,也让刚刚与图西族勉强达成和解的卢旺达胡图族感到刺骨寒意。胡图族人认为,图西族军队的目标绝非布隆迪一国,卢旺达也难逃被图西族颠覆的命运,尽管这是对卢旺达图西族的恶意揣测,但不幸的是,就在布隆迪总统遇刺6个月后,卢旺达胡图族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在基加利机场被不明武装分子击落,总统本人身亡。

有报告指出卢旺达总统遇袭可能是胡图族极端分子秘密策划,目的是将两族矛盾升级为全面战争,但事发时并无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同时,图西族也确实存在刺杀总统的动机。于是,在事件未经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卢旺达胡图族便展开了对图西族的全面种族灭绝。

新仇旧恨叠加之下,卢旺达的胡图族武装彻底杀红了眼,他们的屠杀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图西族人,以及胡图族内部的温和派政治家。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胡图族武装与民兵组织就在这个人口不足800万的国家,杀害了超过100万人,这场屠杀本质上是胡图族对图西族的仇恨发泄,目标几乎全是手无寸铁的图西族平民,不仅未伤及图西族的对立武装,反而让胡图族政府陷入空前孤立。

随着屠杀接近尾声,已完成战争准备的卢旺达爱国阵线再次发兵南下,围攻胡图族政府。而胡图族政府中那些欺软怕硬的刽子手,面对来势汹汹的图西族武装却尽显懦弱:不到一个月,曾在屠杀中耀武扬威的胡图族就将国家彻底输给了图西族。



图西族的最终胜利,对惨死于大屠杀的平民而言,多少算是一种慰藉。但令人震惊的是,这场血腥的种族灭绝竟发生在1994年,在胡图族大肆屠戮的3个月里,包括法国、美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居然都选择了坐视不管。如果说卢旺达胡图族的支持者法国袖手旁观,是出于对胡图族政府的一贯扶持,那世界警察美国为何不出手制止这场屠杀?

美国按兵不动的原因,还要从一年前对索马里的失败干涉说起。1993年发生的摩加迪沙之战,是导致美国在冷战后快速转变对外干涉策略的直接诱因。

冷战刚结束时,美国人普遍认为,他们打赢冷战的关键并非更强的经济实力,而是更优越的意识形态。正因如此,当时的美国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地,对自身的民主制度极度自信,热衷于充当世界警察。在执行国际执法时,美国更关注军事行动能否维护其光辉形象,而非单纯追求作战效果。

但矛盾的是,无论冷战期间还是冷战后,美国的制度自信都只是表象,从根源上看美国参与的所有军事行动,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只是因为当时的对手实力远逊于美国,才让美国在上世纪末的多次行动中,既能以压倒性实力碾压对手,又能通过胜利证明美式民主的优越性。强大的实力,是美国既要面子,又要胜利的底气。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992年联合国见索马里内战日趋失控,决定派遣维和部队介入;刚刚赢得冷战的美国,自然以带头大哥的身份参与,声称要剿灭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的叛军。索马里内战的对立双方,一方是前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的残余势力,另一方是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为代表的索马里军阀。

事实上,美国出兵索马里的核心原因,并非单纯响应联合国号召。前总统巴雷曾将索马里大量石油权益让渡给美国,美国出兵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维护本国石油资本的利益。但起初,美国不愿承认这一动机,对索马里军阀的进攻也极为克制。

当得知艾迪德的两位高级幕僚将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公开露面后,美军决定发动突袭,绑架这两位幕僚,以此逼迫艾迪德让步。美军对自身实力极度自信,且为避免伤及无辜,白宫禁止军队动用AC-130攻击机为行动提供支援,最终仅派出以三角洲特种部队为核心的180名士兵,搭乘数架武装直升机潜入摩加迪沙市区。

然而,长期碾压对手的经历让美军轻敌,艾迪德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了美军行动,索马里军阀随即调动数千名民兵部署在摩加迪沙市内。当美军直升机慢悠悠抵达摩加迪沙上空时,早已等候的索马里民兵用RPG火箭筒成功击落两架黑鹰直升机。为营救坠机的友军,本应完成任务后撤退的美军小队,不得不进入市区搜寻坠机残骸,这一决定让百余人的美军小队瞬间被数千名索马里民兵包围。



尽管美军凭借出色的作战素养,以及维和部队友军的快速支援避免了全军覆没,但这场巷战仍造成92名美军伤亡。更关键的是,阵亡的美军多是三角洲特种部队等王牌部队的精英;而导致他们身陷绝境的重要原因,正是美国政府因顾及国际观感,未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

更让美国人心寒的是美军在突围过程中以一敌十,造成索马里民兵近千人伤亡,可包括部分欧洲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却纷纷指责美国在摩加迪沙大肆破坏,伤及无辜平民。此次事件后,美国开始闭门反思,明确拒绝一切缺乏充足支援的军事行动,对与本国利益无关的国际事件也变得漠不关心。不幸的是,卢旺达大屠杀恰恰发生在美军对外干涉热情最低落的时刻。

很多人指责美国在国力巅峰时对卢旺达大屠杀袖手旁观,是对自身价值观的亵渎。但回到1994年的历史语境中会发现,美国选择不干预卢旺达局势,其实有其现实考量,“黑鹰坠落”事件后,美国已意识到道德高地并不好站,许多国家只会指责美军冷血,却无人感谢美国为制止索马里内战付出的努力。

从根源上看,美国干涉索马里,本就掺杂着为石油资本讨债的私心;而卢旺达并非美国的势力范围,在卢旺达内战前,法国才是胡图族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因此,当卢旺达大屠杀的消息传到美国时,即便有人认为美国有义务制止惨剧,美军也毫无兴趣,他们不愿再重蹈索马里出力不讨好的覆辙;美国资本同样对这片非洲内陆的法国势力范围毫无兴趣。



当最终决策权落到时任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手中时,这位以强硬著称的政客,出于对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的私人矛盾,几乎当场决定对卢旺达惨剧袖手旁观。若仅止于此,美国的决策尚算可理解,但后续一系列操作却彻底暴露了美国政府的冷血与虚伪。

大屠杀爆发后,联合国第一时间对卢旺达局势表示关切。此前,联合国已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部署了近千名维和部队,起初计划利用这支力量阻止仇杀。但当联合国询问美国意见时,奥尔布赖特不仅拒绝派遣美军支援,还声称尚未查清卢旺达局势真相,主张联合国不仅不应增兵,反而应在局势不明时撤出维和部队。

尽管奥尔布赖特的主张毫无逻辑,但迫于美国的影响力,联合国最终还是削减了联卢援助团的规模,仅留下约270名士兵驻守关键设施。

随着大屠杀的证据越来越多,联合国安理会在大屠杀爆发的第7周,终于决定派遣一支5500人的维和部队进入卢旺达平息局势。可当讨论美国的义务时,奥尔布赖特又以需遵守总统命令为借口,阻挠联合国军事行动的推进,直到1994年7月中旬,胡图族武装已几乎将境内图西族屠戮殆尽时,奥尔布赖特与克林顿政府才改口,宣布与胡图族政府断绝外交关系。但此时,大屠杀的恶果早已酿成,面对上百万具尸体,姗姗来迟的维和部队连亡羊补牢的机会都没有。最终,美国因不作为遭到国际社会谴责,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也承受了巨大舆论压力,并在美国的反对下,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未能连任的秘书长。



卢旺达大屠杀是后冷战时代最血腥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在索马里的失败是导致国际社会无人制止屠杀的直接诱因;而从根源上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其干涉他国内政的根本动机永远是维护本国利益,所谓抢占道德高地,不过是蒙蔽国际社会的借口。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在西方国家中美国至少还会标榜道德高地,认为提升意识形态号召力有助于维护霸权;而那些早已放弃霸权幻想的欧洲殖民国家,在面对前殖民地时,根本不在意所谓国际观感。事实上,与美国相比,卢旺达的真正支持者法国才最有义务阻止胡图族的全面屠杀。可时过境迁,如今人们回顾卢旺达大屠杀时,只会指责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残忍与美国政府的冷血,却鲜少有人提及法国对这场持续3个月的屠杀应负的责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家卫录音曝光!金靖《繁花》戏份被删真相终揭晓

王家卫录音曝光!金靖《繁花》戏份被删真相终揭晓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15:44:55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你不大可能见过的照片

霹雳炮
2025-10-04 22:58:14
皇马,再见!阿隆索拍板,5000万“嫡系”离队!9000万节拍器来投

皇马,再见!阿隆索拍板,5000万“嫡系”离队!9000万节拍器来投

头狼追球
2025-11-02 16:33:56
苏超联赛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泰州队、南通队位列其中

苏超联赛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泰州队、南通队位列其中

球场没跑道
2025-11-01 21:46:49
大惊喜!舷号闪亮,摆满舰载机!福建舰的“大日子”,真的要来了

大惊喜!舷号闪亮,摆满舰载机!福建舰的“大日子”,真的要来了

顾蔡卫
2025-11-02 15:16:10
柚子立大功!医生研究:糖尿病患者常吃柚子,或能收获这7大益处

柚子立大功!医生研究:糖尿病患者常吃柚子,或能收获这7大益处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1-01 12:27:37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山河路口
2025-11-01 23:56:08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杭州富豪为瘫痪女儿招婿,穷小伙咬牙接受,新婚当晚他却傻眼了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03-10 11:10:01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篮球盛世
2025-11-02 10:51:23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31 02:51:26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诺言卿史录
2025-07-17 14:23:29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另一个角度看清军的入关

另一个角度看清军的入关

尚曦读史
2025-11-01 22:20:06
古二超光鲜履历曝光!本想到王家卫身边镀金,反被做局“摘桃”

古二超光鲜履历曝光!本想到王家卫身边镀金,反被做局“摘桃”

小海娱计
2025-11-02 11:54:56
NBA今日里程碑!威少超越历史助攻王,KD追平哈登,巴特勒队史第1

NBA今日里程碑!威少超越历史助攻王,KD追平哈登,巴特勒队史第1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4:03:14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分走刘銮雄七百亿身家后,布局15年原形毕露,手段高明令人吃惊

仙味少女心
2025-10-14 15:09:38
终于!Windows 11迎来蓝牙音频共享功能:可惜还是有限制

终于!Windows 11迎来蓝牙音频共享功能:可惜还是有限制

快科技
2025-11-02 19:17:05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如果红军城失去,乌军的下一条防线在哪里?

如果红军城失去,乌军的下一条防线在哪里?

布拉旅游说
2025-11-02 13:55:07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老闫侃史
2025-10-30 19:05:03
2025-11-02 20:35:00
萧遥笙 incentive-icons
萧遥笙
读史知世界,读史阅人心
2162文章数 4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游戏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Kanavi被质疑!TES今年外战BO5只赢过G2!LPL对阵LCK八场BO5全败

教育要闻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官方学位认证的境外院校!哪些大学落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