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美国航空界的消息引发军迷之间广泛讨论。美国传奇的YF-23隐身战斗机的总设计师达罗尔德・卡明斯,在其社交账号上回应网友关于第六代战斗机的提问时,坦率承认中国在六代机领域,尤其是隐身设计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空战决策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这话可不是普通人随口乱说的,卡明斯是美国资深战斗机设计工程师,当年他设计的YF-23在美军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竞标里输给了F-22,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行业里的权威性,他的判断都是基于中国开源情报分析和美国自身困境得出来的,可信度完全没话说。
![]()
先说说隐身设计这块的差距,这可不是简单贴层雷达吸波材料那么省事。卡明斯直接点破,隐身的关键是优化气动布局,减少雷达反射信号。中国六代机干了件狠事:把鸭翼、垂直尾翼、平尾这些多余的翼面全给拆了。要知道鸭翼会带来各种雷达信号散射,垂尾和平尾凑一起更是会产生极强的反射,这些都是隐身的大麻烦。中国用无尾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从根上解决了问题,虽然美国洛克希德公司1999年就搞过X-44无尾验证机的概念,但中国是真把这概念变成了能飞的实际型号,这步就比美国快多了。
更绝的是中国用的射流矢量推力技术,直接替代了传统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本身就容易反射雷达波,而射流技术不仅没了这个隐患,还能让战机机动时翼面不用怎么动,甚至不动,雷达信号自然就更低了。再看美国的F-47六代机,波音公布的渲染图里还留着鸭翼,那些多余翼面带来的雷达信号问题根本没解决,光这一点,美国在隐身性能上就已经落了下风。
人工智能驱动的空战决策更是中国的拿手好戏。卡明斯都承认,未来空战太复杂了,战机要处理目标识别、威胁评估、和加油机预警机协同这些信息,还得控制好几架僚机,飞行员根本忙不过来,AI自主决策才是核心。中国早就有实质性进展了,93阅兵展出的多款无人机里,就有能自己识别目标、做打击决策、评估毁伤的制空无人机,这说明中国已经从“人机协同”做到了无人机自主打仗。反观美国,现在还在折腾一堆中型无人僚机项目,连个能和中国制空无人机对等的型号都没有,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
除了技术,进度上的差距更让人吃惊。中国已经有两款六代机原型机飞了好多次了,未来几年说不定就能完成测试、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这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集中投入、高效执行的结果。但美国那边全是麻烦,F-47最早2028年才能首飞验证机,这都比中国晚了好几年。更要命的是,承包商波音现在一堆问题:生产能力下滑、设计不行、质量事故频发,之前KC-46加油机出质量问题,F-15EX交付也拖拖拉拉,至今才交了9架,工业能力明显不行了,F-47能不能按时首飞都要打问号。
更糟的是美国国会还想砍六代机的资金,现在通胀又厉害、预算紧张,砍了钱进度只会更慢。照这节奏,等中国六代机都能实战了,美国的F-47可能还没来得及第一次上天。
![]()
卡明斯认输真不是客套话,这是资深专家看透了实情。中国六代机的领先是实打实的:隐身设计敢下狠手创新,AI应用已经落地,项目推进又快,这是系统性的优势。而美国呢?设计理念跟不上,波音的工业能力掉链子,还被官僚主义和预算问题捆住手脚。要是不赶紧调整,未来空战里美国恐怕只能跟在后面跑,想翻身都难。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全球军事技术格局实实在在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