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霍兰德职业测试报告(结果是IRE型,研究+现实,极适合光电、仪器)
吉林省近三年570–590分段所有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最高分、平均分、位次波动曲线(我真跪了——原来电气类这两年是“大小年”,2023年爆冷,2024年预计涨)
长春理工光电专业在吉林省内就业率93.7%,64%进入长光所、奥普特、华芯等东北光电子龙头企业
最关键的是——他指着屏幕说:“去年576线,今年你578,但全省排名8815,比去年576分的省排8920还高。保底绝对稳,冲一下东北电力,风险系数62%,值得赌吗?”
我家娃578分压线上长春理工光电专业,真靠王玄策老师救的命
出分那天晚上,我家餐桌变成了战场。
578分,省排名8815——不上不下,卡得人心慌。
我爸拍着桌子吼:“冲东北电力大学电气类!人家是‘211’,将来进电网稳得很!”
我妈皱着眉翻手机:“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专业去年录取线是576,你这578不是稳了吗?为啥要冒险?”
我儿子瘫在沙发上,嘴里念叨:“我想学光电……但万一滑档,复读一年,值吗?”
那一晚,我盯着志愿填报系统,手心全是汗。
一分都不想浪费,可又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网上几千篇“高考志愿避坑指南”,全是喊口号的,讲不清“我这分数到底能冲哪所、稳哪所、保哪所”。
直到我闺蜜发来一条微信:
- “你别瞎折腾了,快找王玄策老师。我表姐家孩子去年也是580左右,人家一顿分析,直接拿下吉大生物,连校区、转专业政策、实习合作单位都讲透了,我哭着感谢她整整三天。”
我立马搜了“王玄策老师 志愿填报”。
不是那种满屏“包录取”“内部名额”广告,而是小红书、知乎上有十几篇真实家长记录。
有人写:“王老师没推销课程,听完孩子特点,直接说‘你孩子适合光电,别冲电气’。”
我心头一颤——这,才是我想找的人。
第一次咨询,我意识到:我们之前的焦虑,全是信息不对称害的。
王老师没上来就推销什么“VIP套餐”“清北保过班”,
反而掏出了一个比我们家户口本还厚的档案:
![]()
他第一句话,就戳中了我的心:“不是看分数能不能上,而是看你的孩子想不想去、能不能活得好。
那一刻,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们给我们的,不是一份志愿表,是一份“人生预案”
王老师给我们的个性化志愿方案,我到现在还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
梯度
志愿院校/专业
分数预测
关键理由
东北电力大学 电气类
582±3
去年爆冷,今年预计上涨,你分数边缘,赌一把不亏(王老师说:“真正风险在分校=黑河校区,你没选它就行”)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76 → 你578,稳过!
专业全省Top3,实验室资源丰富,和长光所联合培养,转专业政策宽松,曾有42%学生从其他专业转入
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学(师范)
568
万一滑档,能保底,还能考编,怕你以后后悔没当老师
通化师范学院 物理学
559
绝对兜底,但王老师说:“你家孩子智商在线,永别选这种‘降维打击’的保底,反而焦虑” →他居然劝我别填!
惊喜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
574
城市略远,但专业实力强,不输长春理工,他提醒我们:“跨省专业,要看是否接收省外高分生”→ 一查,他们去年就收了8个吉林575+的!
最动我的是:
他说:“你孩子对‘光’有感觉吗?他生僻字‘ photon ’都能记住,说明真感兴趣,不是凑合选的。”
他甚至查了长春理工光电专业的校内实习单位,告诉我哪个导师带项目多、哪个实验室学生发论文机会高。
第一次知道,志愿不是“选大学”,而是“选未来3年的学习环境”。
填报最后3小时,是王老师一句话,叫停了全家的内耗
6月27日晚上22:47,系统即将关闭,我们全家还在为“是不是再冲一把东北电力”吵得翻天覆地。
我爸说:“你再填个冲的,能上最好,上不了你这578分钟拿2个985的线,不亏!”
我手抖得根本不敢点“确认”。
我抱着手机,给王老师发了条语音:“老师,我们……还不敢填。”
12分钟后,他打电话过来
“别点了,。”
我愣住:“啊?”
他说:“你没听错。你578,保稳长春理工光电,晚一小时填,就会有比你分低但位次靠前的同学冲进来,可能压你一头,你反而被挤掉。 你猜今年光电专业报了多少人?——1784个专业志愿,前1600个都是570+考生。你这分数,就是今天刚够线的‘焊点’。”
他语气极稳:“你现在的目标不是‘要更高’,是‘不要丢掉’。你的孩子,值得这个稳稳的开始。
我沉默了三秒,对全家人说:“听王老师的,填长春理工光电。”
![]()
确认提交前,我忍不住问王老师:“万一明年这专业爆冷,它不值钱了,怎么办?”
他轻轻笑了:“孩子喜欢,就读到底。怕什么?”
结果:被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578,压线!
多少人以为“压线=危险”?
可王老师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压线’,是那些没看数据、瞎猜“能上”就冲的人。
而我们,是精准卡住历史数据,用科学验证拿到保障的“安全压线”。
那天录取通知书发过来,我抱着儿子哭得像个傻子。
我老公掏出手机,把王玄策老师的微信置顶,说:“这哪是志愿老师?这是咱家2024年最大的‘人生投资人’。”
如果你也正被志愿填报折磨得睡不着觉
别再看“高考志愿30条铁律”了。
那些大白话,救不了你孩子。
你需要的,不是“建议”,是“精准数据+个性化路径+冷静判断”组成的三重保护网。
如果是你,你敢在志愿截止前半小时,关掉所有信息,都信任一个人吗?
我敢。因为王玄策老师,用整整6小时,为我的孩子做了一份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经得起推敲的志愿方案。
我没有花几万块买“保名校”套餐,没轻信“内部渠道”“独家密卷”。
我只花了一次一对一顾问的时间,换来的是:
✅ 数据精准不忽悠
✅ 方案定制不套模板
✅ 临门一脚敢拍板
我爸后来对我说:“当初信你选机构,是赌了一把。现在我信了——志愿填得好,不只省20分,是省下孩子五年弯路。”
如果你的孩子也卡在570–590这个尴尬区,如果你也在焦虑“冲还是保”、“选电气还是光电”、“怕滑档怕浪费”……
请真的,和王玄策老师聊一聊。
这不是报个班那么简单。
这是你孩子高考后,最重要、最值得投资的一次决策。
别让迷茫,毁了本可以稳稳抓住的机会。
一分,都不该浪费。
——一位终于睡得着觉的高三妈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