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资产17 天后,直接触发中企与荷兰业务的实质脱钩。
欧洲车企率先发难,紧急呼吁解决供应危机,警告生产线将全面停摆。
荷兰彻底慌了神,内阁连夜开会商议松绑,曾经强硬的姿态已难维系。
这场跟风美国的技术围堵,终让荷兰尝到了产业链反噬的苦果。
9 月 30 日,荷兰政府突然援引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99% 股权被强制托管给第三方,中方仅保留象征性一股,前 CEO 在 30 分钟内被剥夺系统登录权限。
而就在前一天,美国刚宣布扩大实体清单,将制裁范围延伸至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
没人料到,这场被荷兰包装成 “保障欧洲安全” 的行动,17 天后竟让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
中荷企业彻底 “脱钩”,欧洲车企集体施压,荷兰经济大臣在议会被追问得语无伦次,连夜紧急致函中国请求谅解。
安世半导体绝非普通企业,作为全球车规级芯片 IDM 龙头,它手握近 1.6 万种车规级产品,年营收超百亿,2024 年贡献了全球车规级 MOSFET 市场 18% 的产能。
2019 年闻泰科技以 330 亿元将其收购后,投入巨资扩建东莞基地,如今这里的产能占比已超七成,承担着全球 41% 的封测任务,更是宝马、大众等车企的 “核心供应商认证基地”。
![]()
荷兰本土那不足三成的产能,多是低端封装环节,连核心生产数据都要依赖东莞基地同步。
他们的接管操作堪称 “闪电战”,一周内就完成了暂停中方 CEO 职务、任命外籍董事等全套流程,甚至当地律师都批评这种行为缺乏独立性。
而且宣称行动源于 “企业治理缺陷”,却始终拿不出实质证据。
直到 10 月 14 日法庭文件公开,真相才浮出水面,美国官员早在 6 月就明确施压,要求 “必须更换中国籍 CEO” 才能获得实体清单豁免,还特意提示 “股权剥离可慢,人事调整要快”。
这种精准干预,让荷兰所谓的 “自主决策” 成了笑话。
美方的算盘打得很精,安世擅长的成熟制程车规芯片正是中国供应链曾有的短板,削弱中资控制权,本质是想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但荷兰显然没算清产能账,接管后第二天就发现,没有东莞基地的供货,欧洲总部手里的 13.4 亿只四季度订单成了空头支票。
更棘手的是,10 月 4 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锁定代码 K-511 对应的功率器件、车规二极管两类核心产品,安世中国工厂的出货量从日均 3.8 亿颗骤降至零。
10 月 18 日,安世中国的公告彻底击碎了荷兰的幻想,全体员工仅执行国内公司指令,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可拒绝执行。
![]()
这意味着荷兰托管的只是个没有产能支撑的空壳,鹿特丹仓库的缺口数字开始流水般更新,每日损失估算高达 230 万欧元。
有安世欧洲员工透露,接管后三周内,他们连一笔有效供货指令都发不出去,因为核心生产调度权全在东莞。
最先扛不住的是欧洲汽车业。
![]()
安世芯片早已渗透到车企的命脉里,宝马的电动车型、大众的车载控制系统、通用的 SUV 动力模块,都离不开它的供应。
荷兰接管消息传出后,宝马集团 CEO 第一时间致信荷兰首相吕特,直言每月因缺芯损失达 10 亿欧元,威胁要把 2026 年电动车型生产线从慕尼黑转移到沈阳。
大众更联合奔驰、奥迪成立 “供应链应急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紧急提案,要求立刻解决芯片供应问题。
![]()
美国通用的加入让压力陡增。
作为美国本土车企巨头,通用北美工厂自 10 月中旬起被迫将 SUV 生产线班次缩减 50%,直接引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抗议。
这些车企找遍全球替代供应商,却发现大陆集团所说的 “6-8 个月认证周期” 根本等不起,而且替代产品成本要上涨 30% 以上。
截至 10 月 17 日,欧洲已有 12 家零部件企业因缺芯暂停生产线,波及近 20 万就业岗位。
![]()
车企的怒火很快转化为对荷兰的实质施压。
16 家欧美主流车企联名向荷兰经济部递交信函,威胁若两周内无法恢复供货,将联合抵制荷兰农产品和花卉进口。
花卉出口占荷兰 GDP 的 2.3%,一旦失去车企背后的庞大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欧盟委员会也紧急介入,要求荷兰递交完整风险评估,含全部通信记录,内部测算显示,若安世停产六周,欧洲乘用车出货计划将压缩七万台。
荷兰政府这下彻底慌了神。
![]()
10 月 17 日的议会质询会上,经济大臣卡雷恩・曼斯一改之前的强硬,突然甩锅给 “外部顾问”,说计划是对方制定的,没走正常程序,政府 “不知情也没意图”。
但荷兰《电讯报》很快曝光,所谓 “外部顾问” 实为美国智库附属机构,上半年多次与美国商务部沟通,且接管计划提交前已获荷兰外交部 “安全审查通过”。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本土经济的连锁反应。
![]()
荷兰商界协会测算,这场风波可能让三季度 GDP 拉低 0.04 个百分点,本国半导体配套企业现金流预估下降 12%。
两家二线芯片厂已公开表示,若僵局持续,将暂停在荷兰的扩产计划。
深圳口岸也悄悄调整了通关政策,涉及荷兰托管方的货品通关时间从常规的 14 小时延长至 72 小时,鹿特丹当天出口中国的十一个拼箱直接被退回。
![]()
这场芯片风云还没完全落幕,但已经揭示了一个清晰的趋势,那就是谁掌握核心产能,谁就掌握主动权。
荷兰慌神的背后,是其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中逐渐失去主导权的无奈写照。
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终究要回归合作轨道。
毕竟,没有任何国家能独自建起完整的芯片产业链,更没人能承担供应链断裂的代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