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
夜空为幕,景区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编织出如梦似幻的光影奇观;戴上VR眼镜,沉睡的兵马俑仿佛在眼前“复活”;火星主题基地里,孩子们穿上宇航服,开启一场激动人心的“太空任务”……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在全国多地真实上演的“科技游”场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不断迭代,正催生出大量可感知、可交互、可延伸的文旅新体验,逐渐打破“隔着玻璃看、跟着导游走”的传统旅游模式。(10月16日 新华网)
从灯光秀到无人机编队,从VR探秘到与机器人互动,越来越多景区着手打造的科技场景,成为游客“触摸未来”的打卡地。“科技游”从小众探索走向大众消费,正成为激活文旅市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那些蕴含匠心、蕴藏故事的手作与体验。无论是百年老店的技艺展示,还是现代智能制造的过程呈现,都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科技拉近人们与文旅资源的距离,也能帮助人们拓展文旅体验的深度。积极探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高效便捷地提供实时互动、智能问答、个性推荐、产品预订等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旅游体验。一方面,新技术的引入能够助力文化旅游融合形成以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的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巨量旅游市场规模,积极推动科技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从而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科技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属于那些能以技术激活文化基因、以生态培育创新土壤的先行者。在“体验至上”的旅游时代,在“Z世代”成为旅游主力军的时代,凭借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够为文旅产业点亮一盏新的灯火。
□吴学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