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阅读的是《MindCode321》周报。
周报每周四(或五)发布,包括:3个我的想法、2个来自别处的启发、1个留给你思考讨论的问题。主题涵盖AI、脑科学、心理、创业。一般是这样,偶尔,某期周报里是别的东西。
周报力求简短,保证你在5分钟内读完。
以下是本期内容,我说的都是错的:
三个想法 想法1:照顾重病家人时,要放弃“保健品惯性思维”,建立“战时营养观”。
也许和你看到小标题时的第一反应不一样,接下来,我不是要说保健品不重要,恰恰相反,它很重要,超出你以为的重要!
人总会生病,如果家里有人患重病,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需要警惕一个常见的思维陷阱,我称之为“保健品惯性思维”。
简单说就是:仍然用健康时的心态去看待保健品,将让它们看成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想起来才吃一吃的东西。
这是一种“战时营养观”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常常造成病情加速恶化。
那什么又是“战时营养观”呢?
就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病人身体已经进入了与疾病战斗的“战争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许多我们过去认为是“保健品”、“营养品”的东西比如维生素、蛋白质、特定脂肪酸……,其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们直接参与身体的防御、修复和能量供给,是治疗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保健品不再是保健品,是战争时期必需的战略物资,是必须吃、按时吃、吃到足够剂量(往往远大于保健剂量)并配合监测反馈的药。
大量的重病患者和患者家属几乎是无意识地继续沿用保健品思维,要么轻视它们,随意购买,偶尔服用,要么听信各种偏方,大量进补,结果药不对症。
人总有生病的时候,希望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形,要意识到“保健品惯性思维”的危害,并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自己照顾家人。
注意!本条内容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如有健康或用药问题,请你务必咨询你的医生。
想法2:AI 时代,你一定要关注合伙制和合伙企业。
接下来的十年里,因为 AI,超级个体会大量涌现,甚至人均超级个体。
对应的,合伙制企业将变得普遍和重要。
如何基于合伙制企业实现超级个体之间的协同,推动团体品牌塑造,最大化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是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合伙企业早已出现,但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个概念必将会进一步发展。
合伙制在接下来有多重要的呢?这么说吧,就像风投影响过去几十年的科技史一样,合伙制将影响接下来几十年。
想法3:Sam Altman说要保留你的UI?别信,他只是还没准备好杀死它。
Sam Altman 在他最新的访谈中提到“用户要与服务方直接建立关系,由服务方提供 UI,而不是由平台方(OpenAI)接管 UI”。
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
在我看来,Sam Altman这次虽然意识到了建立生态和确立利益边界的重要性(上一次他没有意识到这点),但我认为他的想法依然是错的——或者他是故意这么往错了说的。
其实 Sam Altman 怎么想,并不重要,我们也无从揣摩。重要的是对接下来的技术演进你要有所预判。
让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保留自己的UI,我认为这只是过渡阶段才会有的状态。最终,合作伙伴的UI一定会被淘汰,UI由大模型接管乃至实时生成,大模型后端则对接合伙方的数据和算法。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服务方没有任何有门槛的算法或数据,只是一个“UI 的壳”,那它在 AI 时代没有任何价值。
这是 AI 时代跟互联网时代不一样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未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渗透的过程。
两个收获 收获1:
说一个肯定会有例外的看法: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圈在40 岁以前大概就定了,之后恐怕很难扩展。 by 段永平
——段永平这段话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不是后半句,而是前半句,“说一个肯定有例外的看法“。这种表达方法非常值得你学习,是一种聪明人进行高效交流时的表达方式。
收获2:
把数万亿Token压缩到权重里,必然导致巨量的信息损失与混叠,因而“权重中的知识”只是训练时互联网的“模糊回忆”。这解释了为什么模型在未加载上下文时常常含糊,而提供原文后却大幅变准。 相反,推理时的KV缓存像“工作记忆”,对刚输入的内容保留高保真可用表示,能即时启用链式思维、反思与纠错。这就是“把材料塞进上下文,智能可见且可控”的根因,也是系统工程中应优先优化的带宽。 by Andrej Karpathy
——这段内容来自Andrej Karpthy 最新的访谈,该访谈很不错,值得你的去找全文来看。而且,正如MindCode 有两位老读者分别跟我提到的那样,你看完访谈全文之后会发现,Andrej Karpthy提到的观点中,有不少MindCode在过去几年里也有提到,尤其是脑科学+AI的部分,比他讲得还深入和准确——当然若是在AI 算法和工程方面,MindCode 所讲的则是还远比不过 Andrej Karpathy的哈。
一个灵魂拷问
“你觉得AI 时代,人跟人将会怎样合伙?以及怎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合伙人?”
点击右下角气泡,和大家交流你的观点,让大家看到你深刻的思想。
PS. 最后,照例补一句:我说的都是错的。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和洞察,但注意,所有在评论区留言“标题党”的人会被永久拉黑,MindCode致力于保持小众,如果一个标题让你惊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真诚地认为世界从某个角度看,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而这是MindCode始终致力于带给你的价值。
文兄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还可参加“读完周报再来聊聊”的闭门交流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