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摄影”工作坊由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国际设计学院王洪洲副教授指导,课题聚焦商业摄影全链路能力培养,课程从创意源头切入,拆解产品定位与视觉风格匹配逻辑,拍摄对象覆盖食品、美妆、3C、服饰等多品类,实操环节围绕布光技巧、道具搭配、构图法则、版式布局展开,结合商业落地需求进行产品演绎。探索 AI技术在项目各环节中的应用,讲解后期修图要点与电商平台视觉规范。助力同学们掌握从创意构思、实拍执行到符合商业标准的完整流程,快速提升产品视觉竞争力,让摄影作品有效转化为品牌价值与销售业绩。
学生作品与心得收获
课程只有两周,时间紧、任务重。我和小组成员负责拍摄崖柏木质香炉。为营造氛围,我们从木工房借来木头,从图书馆边拔来竹子,从网上定制背景布……。学习过程中,跟随老师认真钻研摄影与灯光知识,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熟练运用各种技巧,现在我们已经能拍出媲美品牌官方的商业摄影作品啦!
两周的学习让我们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摄影技能,还感受到创意与实践结合的魅力,更培养了我们发现平凡之美的耐心与细致。我们明白了,好的摄影不在于器材,而在于观察、思考和驾驭光线的能力,布景与光线是塑造商业作品的灵魂,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启蒙!
——李明华、胡博惟
在《东方韵·桂圆情》两周的创作中,我们实现了摄影技能与审美表达的跨越式成长。两周前,我们对光源的把控一窍不通,面对摄影灯不知从何下手,通过老师耐心点拨,从光源的软硬特性到灯位的精准布置,逐步掌握了光影营造氛围的技巧,通过造景构建东方美学的“画布”,让场景不抢戏却能暗示饮料的原料与“雅致”的调性,用对角线构图展现饮料的修长瓶身,用留白构图突出中式美学,让“光影语言”成为了新中式意境的一部分。
为了呈现成片的精致度,老师陪着我们加班加点,从光源的细微调整到场景的整体布局,始终细致地给予建议。当看到桂圆水在暖光下呈现出琥珀般的通透感,搭配中式道具营造出雅致氛围时,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商业摄影中“技术+创意+匠心”的融合之美。短短两周的工作坊课程,收获颇丰,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刘琪、周亮希
起初我们仅追求画面好看,拍出来的瓶身平淡无奇。后来运用王老师教的光影表达技巧,不断调整角度和光线,用侧方柔光勾勒瓶身线条,搭配阳光感十足的背景与沙滩元素道具,让产品融入场景,营造出度假氛围,凸显“清爽防晒”的调性,再以仰拍视角强化产品质感,聚焦瓶身的文字标识,让细节凸显卖点载体。修图环节,注重色彩还原,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让画面整体更和谐。
这次实践让我们明白,每个环节都需用心,布景要贴合产品定位,拍摄要抓准亮点,修图要锦上添花。产品拍摄更需用光影和构图说清卖点,这正是老师一直强调的“商业摄影以传递品牌价值为核心”“用图像解决问题”的精髓,只有各环节紧密配合,才能呈现出优质的商业广告作品。
——曾如玉、刘玉晶
本次实践深化了产品摄影中“视觉适配”的核心逻辑:蓝色背景通过色彩心理学强化RIO的清爽属性,形成视觉锚点,同时与酒体液色形成冷暖对比,形成视觉焦点,提升主体辨识度。道具运用需遵循“功能性与美学性统一”原则,需兼顾美学与叙事:冰块的缝隙排布模拟真实饮用场景的通透感,青柠、薄荷叶等元素则通过形态(斜切、斜插)打破构图对称,增强动态平衡,构建产品“新鲜、易饮”的视觉叙事。
此次拍摄印证了产品摄影的核心逻辑——以精准的技术与视觉语言转译产品核心价值,让布景细节成为传递品牌调性的载体,而非单纯的装饰元素。
——柴宗源、魏霖坤
来源:国际设计学院
编辑:屈老师
审核:刘老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