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促成的加沙停火协议,虽为当地带来了持续的人道主义援助,但围绕“加沙是否真的陷入饥荒”的论战正愈演愈烈。
据福克斯新闻、路透社证实,全球粮食安全阶段分类(IPC)此前发布的“加沙今夏出现饥荒”的结论,因关键数据矛盾遭专家驳斥。
![]()
![]()
美国国防民主基金会研究副总裁戴维·阿德尼克在10月18日(周六)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IPC自身定义的饥荒标准是‘每万人每天有2人因饥饿或饥饿相关疾病死亡’,若按此标准推算,加沙当前的相关死亡人数应达到9000人左右,但IPC始终未能拿出证明这一死亡率达标的有效数据。”
回溯事件脉络,IPC于8月22日对外宣称,加沙已有一个省进入饥荒状态,且预计到9月30日,饥荒范围将再扩大至两个省。
![]()
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部同期公布的数据也呈现出巨大差异:自本轮冲突爆发近两年来,因饥荒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从8月的273人上升至10月7日的460人,两个月内仅增加187人,与IPC标准推算的9000人相差较大。
阿德尼克的质疑道:“187条生命的逝去无疑是悲剧,但‘饥荒’作为足以引发全球关注的严重定性,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证据之上,而非模糊的数字表述。”
![]()
IPC还曾预测加沙粮食安全状况将持续恶化,必然导致食品价格飙升,但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市场监测数据给出了相反结论:8月最后一周至9月第三周,加沙三个核心省份的89种关键生活物资中,有60种价格保持稳定或出现下降。
针对这些数据矛盾,福克斯新闻向IPC、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问询。
IPC未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OCHA与FAO均以“尊重IPC判断”为由回避回应,未能解答公众的核心疑虑。
![]()
分发乱象
与饥荒争议同时发生的,还有联合国在加沙的人道援助分发机制。
联合国项目事务厅(UNOPS)数据显示,自5月19日以来,运抵加沙的8440辆联合国援助卡车中,有6800辆被拦截抢劫,拦截率高达80.5%,参与抢劫的既有武装人员,也有普通民众,仅1640辆成功送达目的地。
阿德尼克批评称:“这种分发模式完全背离了人道主义援助的初衷。在这种无序状态下,往往是强势群体能抢占到物资,真正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反而拿不到应得的援助,而联合国似乎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的发言人肯子子(Eri Kaneko)在回应中承认,援助被劫掠是一个严重问题。
她指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计划恢复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分发模式,以此确保援助物资能够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中。
她补充道,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停火协议的支持,以及开放通道、保障平民和援助人员的安全、放宽物资入境限制以及私营经济的复苏。
![]()
停火协议生效后,OCHA曾报告“援助拦截率可能有所下降”。
UNOPS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5月以来运入加沙的物资送达率约为75%,但这仍未能改变援助分发的混乱本质,也让外界对“援助能否真正缓解当地困境”打上了问号。
关键数据被删除
OCHA争议并未就此止步,其近期发布的人道主义局势报告中,一个反常的调整引发了新的质疑:该报告此前会明确标注“在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分发点附近死亡的援助申请者人数”与“在联合国援助车队附近死亡的人数”对比数据,但在7月21日至8月18日的报告显示“联合国车队附近死亡576人,远超GHF分发点的259人”后,OCHA突然删除了这一关键数据项。
阿德尼克表示:“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因为数据对联合国自身不利,才选择刻意隐瞒。”
![]()
肯子子解释称,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她表示,如果某些数据来源未能及时提供更新,相关统计数据可能会延迟到下一次报告中发布。
替代方案的呼声
自5月以来,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基金会已向巴勒斯坦人提供了超过1.85亿份免费餐食。一些声音提出,GHF是否可以成为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替代或补充力量。
GHF发言人对福克斯新闻表示,GHF愿意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调整其援助模式,并愿意与联合国及其他人道主义组织合作,确保援助物资的安全运输和分发。
![]()
而造成争议的点在于,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该机构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足以满足未来三个月全加沙人口的需求。
阿德斯尼克对此反驳道:“过去五个月,联合国明知八到九成的救援物资会被劫掠,却仍然一车车运进去。如果他们能与以色列协调安全问题,这些援助本可以真正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