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新闻、中国青年报、西湖大学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据西湖大学消息,10月18日,西湖大学湖心讲堂活动在开场前临时改变活动议程,追加悼念杨振宁先生环节,全场肃立默哀。
![]()
![]()
![]()
10月18日下午,湖心讲堂《时空的史诗:从奇点到永恒》天文专场,临时追加悼念杨先生环节,全场肃立默哀。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西湖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西湖大学在官网中写道:杨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誉为可与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现代物理学基石。1957年,他与李政道先生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获诺奖,为无数后辈点燃了追求科学的信心与勇气。
“先生已入星河”
杨先生在晚年一次演讲中被问及,是否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他回答道,如果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的形象,那我想没有;如果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年纪越大,这种对于自然界的敬畏感是越来越深。”他如此说。
杨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与米尔斯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誉为可与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现代物理学基石。1957年,他与李政道先生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获诺奖,为无数后辈点燃了追求科学的信心与勇气。
而杨先生和西湖大学的故事,也在不同的时空,发生着波动。
先生已去,如入星河,但先生关于宇宙和人生的追问依然还在激荡,而那些在西湖的涟漪,也将映衬出银河的光芒。
2018年10月20日,刚过完96岁生日不久的杨先生,站在了西湖大学成立大会的舞台上。校长施一公回忆道:“杨先生早早就来到会场,他身着深蓝色条纹西装,里面穿着浅蓝色衬衫搭配一条红色领带,整个人神采奕奕。”
成立大会上,杨先生和其他几位嘉宾揭开了西湖大学的匾额。匾额由西湖大学创校荣誉董事倪良正捐赠,以红木为底、黄檀木为字镶嵌而成,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块匾额里充满了寄托、期待和寓意。
西湖大学还在筹备前期时,施一公就找到杨先生,讲了自己办学的目标和想法,杨先生“表示支持,建议充分预估困难,鼓励团结一致向着目标前进”。
他告诉施一公,如果年轻30岁,他也会加入西湖大学!
2018年初,施一公和钱颖一教授专程到杨先生家里,邀请他担任学校顾问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名誉主席,他欣然应允。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董事会成立。杨振宁担任西湖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
同年10月20日,他专程赶赴杭州,参加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共同为新生的西湖大学揭牌。
第二天,杨先生全程参加了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他听得很认真,关心的问题也很细,比如从助理教授到讲席教授,体系如何搭建,比例如何确定?杨先生对教师队伍的质量非常看重,再三叮嘱说,西湖大学在制定长聘教授评定标准时,一定要严格把关。
值得一提的是,杨先生非常认真地在60个西湖大学成立大会首日封上一一亲笔签名,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之后,多数时候在清华园里,施一公校长会向杨先生请教建设西湖大学的建议,在他的回忆中,杨先生亦师、亦友、亦同道。
![]()
杨先生在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会议上
2023年5月27日,101岁的杨振宁先生再一次与西湖发生交集。
中国文化书院和西湖大学共同举办了“杨振宁和他的世界——锋芒、幸运、冲突与融合”交流活动。主讲人是杨先生的好朋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物理系名誉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陈方正,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蔡荣根现场解读。活动选择放在西湖大学举办,是杨先生沉吟良久以后做出的决定。
这场活动无疑是对杨先生学术和人生的某种总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