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一战再战》登陆国内院线,他和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下简称PTA)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给观众带来一部很有看点和深意的作品。本片是根据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原著《葡萄园》改编。
(友情提示:本文涉及影片完整剧透和剧情分析)
![]()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美国电影,革命、移民、政治、种族等等,涉及更多敏感话题。品钦原著小说则更为复杂,是对上世纪60年代革命运动的各种理解与发挥。电影只能说是基于《葡萄园》的再次创作,因为它呈现出完全和小说不同的另外一番面貌。
01 挺着大肚子用机关枪扫射的帕菲迪娅
电影一上来就很冲击力,表现的是虚构的法式75革命组织解救移民的行动。帕菲迪娅这个角色的形象充满力量感,激进且极端。革命本身,对她来说不仅是实现正义的手段,往往也是发泄欲望的方式,她可以在其中寻找到刺激,非常亢奋,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快感。
![]()
她和组织里的鲍勃·弗格森(莱昂纳多饰演)既是革命战友,也可以说是粘在一起的恋人和性伴侣。但帕菲迪娅显得过于亢奋,性格外露张扬,甚至在执行任务时直接挑衅军官洛克乔(西恩·潘饰演),用枪威胁他下体勃起,而不是让他站起来。
有过这次交手,反而让洛克乔迷恋上这个性感身材的黑人女性,跟踪她并与其在酒店里发生关系。而帕菲迪娅也是自愿的,这一点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如前所述,她虽然是立场不同,但也愿意享受另外的生理刺激,甚至怀孕也无所谓。
![]()
正如影片其中一张海报表现的那样,帕菲迪娅挺着大肚子开枪扫射的画面就很震撼,一张剧照就能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但是孩子生下来,她却不愿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居家母亲。但鲍勃·弗格森却希望走入家庭,而他并不知道这个出生的女儿,也许并不是自己的。
虽然电影和小说非常不同,不过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在原著中对应的这个角色也是从反抗者变成了体制合作者。在电影里,因为帕菲迪娅在一次行动中被抓,也就要依靠之前发生过性关系的敌人洛克乔来帮自己脱身。从之后一些类似“大清洗”的戏码来看,帕菲迪娅的确是出卖了组织,换得自由。
![]()
但是当她被洛克乔关在豪宅里,也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成为他的囚徒。更何况,她放荡不羁的性格也是无法宅在家里,或被任何人拴住的,于是她就这样彻底消失,也没有回归所谓的家庭。这一系列行为,已经让这个人物的形象非常丰满,因为她本身就缺乏原则,一意孤行,比如在那次被抓的行动里,她甚至就枪杀了一名黑人警察。
02 想要销毁罪证的洛克乔
鲍勃虽然肩负起父亲的责任,但生活也是混乱的,酗酒嗑药度日,身为革命者的同时,身上自然也有类似嬉皮士自由派的生活方式,否则当初也不会和帕菲迪娅搞在一起。但一晃十六年过去,女儿薇拉就这样在单亲家庭长大。
![]()
从这个漂亮女孩身上,以及之后的剧情可以看到讽刺的一点是,也许这个颜值的良好基因里其实没有遗传伯格森,而是来自白人至上者的洛克乔。这桩陈年旧事终于有了重提的机会,因为洛克乔收到某个神秘组织的邀请。他自己感到非常荣耀,这可以让他无论在阶级地位,还是其他层面,都能上一个台阶。
既然是内部的秘密组织,就少不了严格的背景调查。但洛克乔心里明白,他有一个“污点”,同时也是放不下的心结,那就是帕菲迪娅生下的女儿,是不是自己的骨肉,他要利用工作之便,去追查当年的革命者,用公事掩盖自己寻找私生女的事实。如果薇拉是自己的女儿,他不但不会接纳她,反而准备将其残忍灭口,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扫除障碍,顺利加入那个梦寐以求的组织。
![]()
不得不说,凭借自身体制内的权力、资源和手段,洛克乔能够顺利找到隐藏薇拉的修道院,并当场用仪器来做亲子鉴定。当结果显示基因匹配时,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找人来帮自己处理这件事,即使不是亲自干掉这个女孩,也要拉到别的地方解决。但是事情没有朝着他想象的那样发展。
他虽然好不容易通过一次劫难,但讽刺的地方在于,他后来正是被自己看重的那个神秘组织给干掉了。其方式也很独特,假装告诉他入选了,还带他去了所谓的办公室看看,其实就是他的葬身之地,让他在座椅上感动且兴奋的时候,这个封闭房间里的毒气成为送他归西的大礼,也算是在快乐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3 忘记接头暗号的鲍勃·弗格森
当克洛乔开始反击追杀鲍勃和薇拉的时候,鲍勃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虽然他一直对女儿的出行很谨慎,但是当自己突然遇到情况,还是慌了神。好在此前的一些准备还算充分,房子下面的地下通道终于派上了用场,不过当组织联系他的时候,最棘手的是,过去了十几年,有些暗语他早就忘记。
![]()
所以,鲍勃脱险这块内容就显得多少有些荒唐,且带有更多黑色幽默成分。幸好此时有薇拉的空手道教练帮忙,鲍勃才有惊无险地摆脱追杀。这个被他称作大师的人,的确给予他非常及时的援助。有个搞笑的情节,就是鲍勃一直想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却充不成,因为大师一直催促他跟着自己走,不停地换地方。
最终联系上组织里的联络员,还是此前接电话的那个人,非得让鲍勃说出暗语是什么,就是在问他现在几点的时候,说出对应的那句话。想不起暗语,还大发雷霆的鲍勃显得气急败坏,直到最终请出曾经和自己共事过的组织成员,才终于知道了教堂的联络地点。
![]()
而鲍勃不知道的是,克洛乔已经先一步到达那里,带走了薇拉。当他赶到那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克洛乔劫持薇拉上车。于是在荒芜的公路上,他们上演了比较特别的追车戏码,而比较麻烦的是,神秘组织知道了克洛乔销毁证据的事情后,也派人追了上来……
04 独自突破重围的薇拉·弗格森
虽然生活过得浑浑噩噩,但鲍勃其实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因为组织还在,抗争还在,危险也就会随时找上门来。他谨慎的地方就是让薇拉出门就带上那个十几年没有用过的设备。只要带上这个物件,一旦红灯变成绿灯,就意味着有同样设备的组织成员靠近,要无条件信任对方。
![]()
薇拉从未想到会有什么危险,好在她去学校舞会时随身携带了那个重要的设备,于是当年与母亲共事的迪安德拉阿姨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她,这意味着她面临着危险,面前这位阿姨是带她脱险的。但因为薇拉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怎样的险境,总有不会听从父亲安排的行为,比如自己私下里用了手机,就让洛克乔跟踪到了教堂。
如前所述,洛克乔虽然顺利带走了自己的女儿,交给一个大叔来替自己了结,但是他所托之人是有怜悯和正义之心的。洛克乔本来是想让这位大叔亲自干掉薇拉,对方说自己不会杀一个女孩,但是同意将薇拉交给别人处理。而当大叔看着薇拉坐在椅子上等着被邪恶吞噬时,他动了恻隐之心,并营救薇拉时,在枪战中与对方同归于尽。
![]()
大叔已经毙命,薇拉自己开车逃离算是成功了,但是危险还未解除。以为击毙了克洛乔的杀手开始对薇拉紧追不舍。但毕竟这个十六岁的女孩的身体里有着反派和勇猛的基因。她抓住了地势高低起伏的特性,故意把车停在道路中央,自己躲到一边等待开枪的时机。
果然,杀手大哥如她预想的那样撞在自己停好的那辆车上。当杀手打开车门下车,对不上薇拉喊出的组织暗号时,薇拉知道是敌人并及时地开枪击毙了对方,毕竟她也看到杀手那时也准备掏枪了。当鲍勃·弗格森也及时赶到这里时,真的有一刹那担心他会被薇拉射杀,因为他同样也对不上薇拉喊的暗号。
![]()
好在鲍勃及时放下手中的枪,让薇拉从惊恐中冷静下来。否则,那样的结局也太过悲惨。当薇拉靠在鲍勃身上哭泣的时候,也随之带来某种感动。虽然在血缘上他们不是父女,但是薇拉真正的父母,一个极端反派且逃离家庭,一个是想灭掉自己的恶棍。这些年来,真正抚养她长大的人只有鲍勃,只有鲍勃·弗格森才是那个保护和关爱自己的父亲。
05 是结束,也是开始
导演PTA还是不忘在结尾安排来自帕菲迪娅留给女儿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愧疚和母亲的爱意,并让她替自己亲吻鲍勃·弗格森。毕竟如果只是父女二人开车离去,女儿倒在父亲怀里哭泣来收场就太过平常了。更何况,在这个情节之后是没被刺杀成功的克洛乔“卷土重来”,当然,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死法而已,PTA想给这个角色一个更适合更有画面感的归宿。
![]()
电影结尾的状态,倒是有点儿和原著开始的样子很像,女儿接听到组织发来的密报,他要像父母当年那样冲出去,做一个新的革命者。的确,在这次死里逃生的过程中,除了那个怜香惜玉的大叔牺牲了自己之外,可以说是薇拉机智且勇敢地拯救了她自己,在这个逃离的险境的过程中,她拥有了成为一个革命者的良好素质。
从这些人物的塑造来说,就能看出影片成功的地方。这不是简单的所谓正邪对抗。人无完人,无论是革命者、种族主义者、白人至上者还是体制内的恶棍,都有他们身上的复杂性与内心的挣扎,角色没有脸谱化,都有自身作为人所存在的问题。
![]()
甚至帕菲迪娅带来的麻烦正是因为她看起来立场明确,但仍然和敌人发生肉体关系,甚至在自己被捕后,还利用这层关系把自己变成了叛徒。但这恰恰就是一个鲜活生命应该会有的样子,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也有遭人诟病和唾弃之处。
无论立场是什么,这些人也和我们一样,都不是单纯的个体。一个能够抵抗霸权的战士也会酗酒嗑药,私生活一片混乱。在这部电影中,即使观众看不到更多层面的表达,也不妨碍他们理解一个关于父女之间的故事。这应该就是导演PTA真正厉害和聪明的地方,无论什么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