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干预和治疗CKD,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CKD的发生和发展常伴随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而铁死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能够改变基因表达,但并不改变其基本序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调控不仅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还通过调节细胞内的铁代谢、脂质代谢及抗氧化系统,影响铁死亡的发生,从而影响肾脏病的进程。因此,深入解析表观遗传调控参与铁死亡的发生发展,为开发肾脏病新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其副研究员、刘东伟主任医师、刘章锁教授研究团队(毛子慧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刘勇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Ferroptosi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的 综述,阐述铁死亡和表观遗传学调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它们在CKD中的作用,并提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铁死亡与表观遗传调控的交叉研究为CKD的机制探索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为CKD精准诊疗提供全新靶点与干预策略。
![]()
研究表明,CKD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细胞内铁代谢的失调、氧化应激的加剧以及抗氧化系统的破坏,这些因素都为铁死亡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等常见的肾脏病理状态下,铁死亡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肾功能损伤。因此,铁死亡在CKD中的作用被认为是研究肾脏纤维化机制和治疗的新方向。铁死亡的发生与表观遗传学修饰密切相关。表观遗传调控通过调节铁代谢、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表达,直接影响肾脏细胞的耐受性。文章中提到的多个表观遗传学修饰因子,如DNA甲基转移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miRNA等,都参与调节铁死亡。在CKD的背景下,这些因子通过改变肾脏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一步加剧了铁死亡和肾脏纤维化的发生。随着表观遗传修饰调节药物的不断研发,特别是BET抑制剂等,结合铁死亡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能会为肾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通过精准的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缓CKD的进展,还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靶向性的治疗方案。
![]()
尽管铁死亡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的联合治疗在CKD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其前景广阔。未来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验证这一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更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结合现有的精准医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医生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此外,结合长时间的纵向研究,尤其是跨疾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铁死亡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在不同疾病背景下的普适性。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治疗方式,如利用Yamanaka因子进行的表观遗传年龄逆转策略,可能会成为逆转肾脏纤维化和衰老的另一个突破性手段。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修复损伤的肾脏细胞,还能通过恢复其表观遗传状态,提高肾脏的自我修复能力。
综上,铁死亡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联合调控为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突破点。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疾病机制的新层面,并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更加精确、个性化的路径。未来,随着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肾脏病的治疗将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4133/research.0934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