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提出一项大胆设想:通过在白令海峡修建一条“普京-特朗普隧道”连接俄罗斯与美国阿拉斯加。次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中被问及此事,以“有趣”二字回应,而泽连斯基则直言“不满意”,这一反差瞬间将地缘博弈的微妙性推向台前。
德米特里耶夫这个提议不是凭空想的,冷战时候肯尼迪、赫鲁晓夫他们就有过世界和平桥的念头,白令海峡能不能让两个大国握手言和,他就说这隧道就是和平的桥梁,还能顺带把石油、天然气这些资源搞联合勘探,马斯克的博林公司,名字大家也熟,按传统方法造价650亿美元,马斯克的技术一上,德米特里-耶夫说能把成本压到80亿,八年就能干完,这隧道七十英里长,换算过来一百一十二公里,比英法海底隧道还长,路线就从迪奥梅德群岛那儿走,两个小岛离得才四公里,一个归俄罗斯,一个归美国,正好当个跳板,工程上能省不少功夫。
这事提出来的时间点也挺有意思,就在德米特里耶夫发声前,特朗普和普京刚打完一个长电话,说俩人准备去布达佩斯见个面,聊的就是俄乌冲突,还有战后美俄怎么做生意,路透社还分析说,这隧道就是俄罗斯给美国递了个橄榄枝,想用未来的合作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松口,好解除制裁,可现实是,美俄今年的贸易额才35亿美元,还一年比一年少,修隧道要面对极寒天气,还得防地震,那地方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这事到底行不行,怀疑的声音一直没断过。
泽连斯基那边回了句“不满意”,他背后的那种处境其实大家都明白,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就是僵持,外面的援助也时有时无,俄美要是直接坐下来谈,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就动摇了,特朗普那一派的态度也是变来变去,一会儿说能24小时内让冲突停下来,一会儿又逼乌克兰割地,最近的三方会谈干脆把乌克兰排除在外,基辅这边就怕自己的利益被当成筹码给换了,泽连斯基在会谈里一直说安全是头等大事,还提议用无人机换“战斧”导弹,特朗普没答应,说这会让局势更复杂,军援的事也说得含含糊糊,美乌的目标明显对不上。
这个隧道除了象征意义,还得看实不实用,德米特里耶夫以前是普京手下的人,搞投融资很多年了,这种用大项目搞外交的事,俄罗斯也不是第一次干,之前跟中国搞的铁路桥就是个例子,特朗普呢,说会考虑,但没给任何承诺,原因也挺简单,他国内压力也大,地缘安全也得平衡,阿拉斯加的议员以前倒是支持过欧亚铁路项目,但国会两党对俄罗斯一直挺警惕,这种合作想往前推,没有跨党派的支持根本办不成,再说马斯克的博林公司,他们没在极地干过工程,环保违规的事还在被调查,真要接这么大的单子,外面质疑的声音也不少。
白令海峡这个想法,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从沙俄时代的西伯利亚-阿拉斯加铁路蓝图,到2007年俄罗斯的北极开发计划,每次搁浅都是因为钱和地缘政治,德米特里耶夫这次提出来的新鲜点,就是看资本和技术能不能降低难度,但地缘风险一点没少,美俄关系要是再变差,这隧道项目肯定又得被放一边,中方表态说乐于看到美俄对话,支持用政治方式解决危机,但也强调各方的安全关切都得考虑进去。
普京-特朗普隧道这个说法,象征意义很强,真想打通这条路,俄美关系得先破冰才行,所以这隧道最后到底能不能变成现实,还得看俄美能不能先迈过地缘政治这道坎。
![]()
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