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普京去医院对俄乌战争中受伤的军人们表示,俄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波塞冬”已接受测试,俄方首次用“起动发动机”把“波塞冬”从潜艇上成功射出,并且开启核动力装置让该潜航器航行了一段时间。“波塞冬”的威力远超俄最具前景的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
其实,在这之前,普京刚说过俄方成功试射了带有核动力装置、飞行距离几乎无限的最新式巡航导弹“海燕”。最重要的是普通核反应堆需要数小时、数天或数星期时间启动,但“海燕”导弹的核反应堆能在分秒间启动。
“海燕”导弹飞行距离无限,“末日鱼雷”目前“无法拦截”。俄罗斯一周内连续“爆兵”,且透露消息的人还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是战略层面的武器,这背后很显然不简单。
俄《消息报》评论称道,“波塞冬”洲际无人潜航器借助核动力装置能在深海高速航行,可发射带有核弹头的鱼雷。“波塞冬”已与“萨尔马特”和“海燕”成为俄最新“三位一体”战略武器系统的一部分。俄议员佩尔米诺夫表示,“波塞冬”与“海燕”的成功测试为俄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储备了强大力量。
![]()
俄方的话传到西方世界后,西方舆论场直接炸锅。
欧洲新闻台称,俄乌停火谈判僵局之际,俄罗斯在一周内进行两次核武器测试。俄方将这两款“超级武器”视为对美国大力研发导弹防御体系的回应。乌克兰“RBC.UA”新闻网站称,俄方上述宣布恰好在美国对其石油公司实施新制裁之后,旨在对西方国家施加压力,阻挠西方对乌的军事援助。乌克兰军事专家则认为,“波塞冬”更令欧洲国家感到害怕。
美联社称,俄方关于武器的最新宣布似乎是向美国政府传递的“又一信号”,即莫斯科不会轻易放弃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诉求。俄“商业在线”网站称,俄罗斯此前曾提议俄美重返战略稳定对话,但美国方面至今尚未回应,俄方此时宣布最新武器测试的消息可能是希望促使美方坐到战略稳定对话桌前。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俄方推进对“波塞冬”的研发,一方面是因为美前总统小布什2001年单方面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并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另一方面源于北约持续向东扩张。英国《每日快报》称,“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的设计理念源自前苏联时期,当时的苏联计划研发一种能让美国沿海城市成为不适合居住区域的武器。
从西方媒体的口中可以看出,“波塞冬”测试成功的消息之所以受到西方关注,是因为这种“末日武器”具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能够突破现有的反制系统。
实际上,普京的话不仅被西方媒体关注,还被西方媒体以“俄罗斯测试可制造带有放射性物质海啸的超级武器”为题进行大肆报道,称“波塞冬”所携带的核弹头鱼雷在近海被引爆,可制造高达数十米的海啸。这是捧杀?不是,这是树敌让相关方入局。相关方是谁?
特朗普收到媒体的“战书”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由于其他国家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他已向五角大楼下令“立即”重启核武器试验。与此同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媒体关注称,俄方相关测试是其防御系统的一部分,而非核试验,且俄方不认为俄美之间新一轮军备竞赛已经开始。看来俄罗斯方面也认识到了问题,那就是有人故意引战。
11月3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表示,目前“并未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说,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朗普这话算是“后知后觉”。
据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后,美国国防部已经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政治决定权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显然,美国内部有人在勾连欧洲,美国国防部给特朗普的可能不是决定权,而是成为挑起美俄直接冲突的“元凶”。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到,乌克兰方面是想把俄乌战争,演变成俄欧乃至俄美战争,而欧洲则想把战争变成俄美战争。欧洲也好,乌克兰也罢,都想让二虎相争,自己坐收渔利。当然,在他们眼中,还有比俄乌冲突更“优”的方案。
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把中美关系当作为己谋利的筹码,如果中美起冲突,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就来了。他们是谁?除了上面我提的这些国家外,南边的印度算一个,另一个就是东边“野心勃勃”的日本。
很多人以“一介女流之辈”去观察日本首相,这并不妥。要知道,高市早苗的身份是继承了安倍政治遗产的“日本极右翼”,她和岸田文雄、石破茂谋求的都是日本的“正常化”,不同的是采取的手段,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她已然把外交搞成了“躯体交际”。
特朗普访日时和特朗普大秀“友情”也就罢了,在APEC会议上又上下打量印尼总统,然后将椅子滑到其身边指指点点,之后又像老友那样搂住智利总统的肩膀,让后者大吃一惊,而她却面带笑容,丝毫不顾及影响。对此,就连日本网友表示,日本的脸面碎了一地。
四处拉拢,多面下注。高市早苗把日本的“战略投机”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特朗普之前,她试图通过释放友好信号缓和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提出签署和平条约的提议,然而遭到普京拒绝,之后俄战略轰炸机图-95MS在日本海中立水域完成例行飞行任务。跟特朗普会面对俄油问题闭口不提。APEC会议上,中日元首会晤,然而转头其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台W林信义的合照,这就是想两头押注。
日本的想法,中美其实都知道。中美防长为何举行面对面会谈,恐怕其中的用意之一,就是告诉日本等国家,中美没有到冲突的地步,不要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10月24日,高市早苗举行了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演讲中亮出两大核心举措,一是将原定于2027年度达成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目标,骤然提前至本年度落地;二是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全面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这一被称为“安保三文件”的顶层防卫纲领。
很显然,高市早苗这是要大幅扭转二战后日本的发展方向。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受和平宪法约束,“专守防卫”原则是其战后军事战略的核心,明确强调防御性军事立场。但这一原则早已在历届政府和美国的放任中渐进式侵蚀中名存实亡,到了高市早苗,为了达成目标,想要“浑水摸鱼”,日本已经在“危险转向”。
此时,中国给日本一个见面的机会,不仅仅是强调中日关系稳定的重要性,也是在给日本极右划“红线”,一旦将来极右势力搞事,军国主义复燃,那就别怪中国不客气,这就叫“勿谓言之不预也”。
日本政府只需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