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在第一排都看不清黑板时,我才慌了神。” 回忆起儿子的近视历程,来自贵州六盘水的乐乐妈妈满是自责。今年9岁的乐乐(化名)刚上四年级,左眼近视度数却已高达975度,眼轴长度达29.15mm,右眼近视200度,眼轴长度25.05mm(正常儿童约22-23mm),眼轴增长速度是同龄人的3倍。在辗转多家医院后,仍无法控制近视发展。经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小儿眼病专家团队评估后,为其实施了后巩膜加固术,为“飞奔”的眼轴增长按下了“刹车键”。
近视悄然降临,眼轴超速增长
乐乐妈妈坦言,孩子小时候眼睛明亮有神,家人从未察觉异常。直到乐乐上一年级,学校体检时才发现左眼出现500多度近视,“当时还以为是测错了,没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乐乐的学习状态越来越不好,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带他到医院复查时,左眼近视度数已飙升至750度,这才让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现在想来,孩子的近视可能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只是我们不懂,才延误了治疗。” 乐乐妈妈的话语中满是懊悔。更令人揪心的是,在四处求医的两年间,乐乐左眼的眼轴还是继续增长了1.2mm。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侯静梅主任指出,正常孩子每年眼轴增长不超过0.2mm,乐乐的眼轴增长速度是普通孩子的3倍左右,若不及时干预,易引发眼底病变。
病理性近视需特殊干预,后巩膜加固术为眼球穿上“加固铠甲”
“近视分为普通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普通近视多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度数增长可控,且成年后度数会趋于稳定;病理性近视与遗传或眼底结构异常有关,度数持续加深且易引发眼底并发症。乐乐属于典型的病理性近视。” 侯主任解释道,病理性近视发病早、近视度数一般超过600度、眼轴增长快,常规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功能性离焦镜等治疗手段控制效果不佳。若不采取手术加以控制,眼轴每年可能增长0.6mm以上,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风险将大幅增加。
![]()
针对孩子的情况,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病专家团队会诊后决定实施后巩膜加固术。该手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植入生物材料,机械性加固眼球后部变薄的巩膜,限制眼轴进一步拉长,从而降低眼底并发症风险、稳定视力。“乐乐目前左眼眼轴已达29.15mm,此次手术的目标是将眼轴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侯主任表示。
对于乐乐小小年纪就高度近视,家人十分困惑。乐乐爸爸和哥哥均为低度近视,妈妈视力也很好,为何孩子会发展成高度近视?侯主任解释,病理性近视的病因可能与基因、其他疾病有关,但目前主要病因尚未明确,早期排查和干预尤为关键。
暖心护航手术路,术后护理需谨慎
手术前,普瑞眼科儿童眼病专家岳以英教授特地赶来探望乐乐,为他送来书包、书籍等学习用品,还给小朋友加油鼓劲缓解紧张情绪,岳教授细致地询问了乐乐的过敏原及生活习惯,反复嘱咐护士关注孩子餐食的营养搭配,让乐乐和家长倍感温暖。
![]()
经过近一小时的手术,乐乐顺利完成了后巩膜加固术。术后检查显示,异体巩膜无明显排斥反应。医生提醒,乐乐后续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感染,异体巩膜会自行贴附在自身巩膜上,逐步发挥稳定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的作用。
近视防控重在“防”,定期复查是关键
侯主任强调,近视防控的意义首要在于预防。一旦孩子出现近视,就必须密切关注其进展速度,并务必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建立儿童视力发育档案,每3到6个月复查一次视力。监控近视进展,也可采取如低浓度阿托品、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等科学手段进行干预,控制近视发展,避免孩子成为高度近视。
![]()
乐乐的手术顺利完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重启,同时,也为家长、学校和社会敲响了协同防控的警钟。在近视低龄化趋势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已成为守护儿童视力健康的核心防线。学校强化定期视力筛查,避免“漏查”;家长要摒弃“近视不着急配镜”的认知误区,积极为孩子建立视力发育档案;只要全社会形成“科学防控近视”的共识,用科学的手段为孩子的视力 “保驾护航”,就能让更多儿童远离高度近视的困扰,拥有清晰、光明的未来。
(图文来源: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 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