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
2025年7月1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升旗仪式。马 威 摄
![]()
2025年10月1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升旗仪式。张海峰 摄
![]()
2025年10月1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升旗仪式。张海峰 摄
![]()
旅客列车驶进二连站,工作人员立岗接车。张廷吉 摄
![]()
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见证着“钢铁驼队”的发展壮大。张海峰 摄
2020年元旦至今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
“青马”国旗队
已经完成了
2118次升旗仪式
“敬礼!”
《义勇军进行曲》划破黎明的寂静,国旗手挥动右臂,五星红旗迎风展开,冉冉升起。整个过程只有两分多钟,却是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青年每天最为庄严的时刻。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集二铁路(集宁至二连浩特)的终点,北邻蒙古国扎门乌德站,距离国境线仅4.8公里,是服务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前沿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关键枢纽。
在这里,国旗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国家尊严和主权的象征。自2020年元旦那天起,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青马”国旗队至今已经完成了2118次升旗仪式,无论风霜雨雪,从未间断。
“青马”国旗队的故事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如今,每天清晨的升旗仪式不仅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更成为了车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过往旅客驻足。
二连浩特这一名字源于蒙古语,意为斑斓的城市。
6时50分,当第一缕阳光掠过中蒙边境线,二连站站前广场上,一支身着铁路制服的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与此同时,站场内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正缓缓启动,风笛长鸣,与激昂的国歌声交织在一起,拉开了北疆国门一天的序幕。
2025年8月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当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20000列的喜讯传来时,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青马”国旗队的队员们刚刚完成当天的升旗仪式。6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2000多次日出,也亲历了中欧班列一路走向辉煌的历程。
6年前,“青马”国旗队第一批队员只是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自发组织在车站广场升旗。如今,国旗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规范化团队。“心系国旗,忠于祖国,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十六字准则深深烙印在每名队员心中。
“青马工程”:
北疆国门下的那束光
二连浩特这座仅有7万常住人口的边陲小城,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正见证着一段不平凡的青春故事。
几年前,在二连站这个连接我国与蒙古国的重要口岸站,一个难题困扰着车站党委:357名青年职工,大部分来自外地,如何让他们扎根这片偏远的土地?
2019年底,车站党委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招募令一下,有113名青工报名参加面试,占全站青工总数的43.4%。面试整整持续了两天。“这说明不是我们的青工没有学习激情和动力,而是没找到合适的平台。”车站负责人回忆道。
青工李思瑞是第一批成员。谈及当初报名的动机,她坦诚地说:“其实我不太擅长理论学习,就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加入进来。”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当时的她渴望做出改变。
改变在不断坚持中悄然发生。原本不善言辞的她,变得逻辑清晰、口才出众;曾经觉得生活刻板无味的她,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往日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她,因一场公开课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
“青马工程”的每位成员都经历着类似的蜕变。
青工冯虎林从信号员成长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张海峰作为赛汗塔拉站的内勤助理值班员,参加“青马工程”学习后,逐渐锻炼出理论思维,通过竞聘成为宣传干事,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敞开。
如今,“青马工程”已成为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亮丽名片。一批批新的青工加入,为车站注入了稳定的新鲜血液。而这股青春活力,正是驱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这列“时代快车”飞速前进的核心动力。
退役不褪色:
“00后”国旗手的爱国情怀
付昌龙是“青马”国旗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曾经服役于西藏军区某边防部队。这个“00后”东北小伙子脸庞上的稚气未脱,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风趣幽默。他的腰杆笔直,眼神始终坚毅。
刚参加工作的一个清晨,付昌龙看到站前广场有人穿着路服升国旗,他停下脚步参加完仪式后,回到车间就缠着党总支书记问怎么样才能加入国旗队。“口岸站的国旗代表国家形象。”付昌龙认真地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有强烈的愿望要加入国旗队。”
国旗队新队员第一次列队宣誓时,付昌龙捏了捏微微出汗的掌心,眼前的国旗在风中猎猎飘扬。“我宣誓:以国旗为镜,坚守国门担当;以青春为名,诠释忠诚信仰……”誓词铿锵有力。
由于表现突出,今年付昌龙担任了33名新入路职工的军训教官,负责为期两周的军训。站军姿、踢正步、分列式……金秋的二连浩特,早晚温差特别大,看着只比自己小一两岁的新职工,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在新兵连的日子,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和责任。“同样都是边防线,我只是换了一种身份、换了一种方式,坚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付昌龙说。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这群口岸青年的青春,正在为祖国守边关、为铁路发展作贡献的实践中,绽放着绚丽光彩。
边境夫妻档:
爱情与信仰的双重坚守
白娟和刘炬川是“青马”国旗队里唯一的夫妻档。一个在客运车间工作,一个在运转车间工作。2018年,两人大学毕业后来到二连站。
每天与朝阳同行,用最挺拔的身姿、最标准的动作、最赤诚的心境完成神圣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倒班的工作性质,两个人常常是一个人刚下夜班,另一个人正准备上白班。锅里为对方留着的热气腾腾的早餐,成了他们传递爱的朴素方式。
“我们工作上没有交集,业务上没有交叉,就想通过‘青马工程’这一载体,去弥补这一空白。”加入国旗队后,白娟和刘炬川的生活里多了一本又一本的图书,两个人在上面勾勾画画,分享知识、交流思想。
夫妻相互影响,两人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们已经把家安在这里,真正地把根扎在这里,把青春奉献在这里。”刘炬川幸福地说。
如今,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74条,通达德国等10余个国家70多个枢纽站点。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像刘炬川夫妇这样的口岸工作者默默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2000多次的升旗坚守,见证着中欧班列的驰骋往来,共同书写着北疆国门下的辉煌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