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关于中医诊断的论文,发表于2010年,题为《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这篇论文通过梳理调查研究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中医临床医生对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一致性不高,中医诊断准确性差。
这篇论文水平之高,以至于毋庸置疑,从发表的期刊和研究团队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上,该期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
第二,发起研究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曙光、岳阳等医院16位资深临床内科专家。
![]()
当然,最终让人信服的,主要还是要靠研究的方法、过程以及实验数据。
该研究团队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第一个角度和,不同医生现场对同一名患者进行四诊信息判读,并给出诊断结果。
16位资深临床内科专家,对一名肾内科住院患者,按照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然后给出诊断结果。
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医生,对患者的舌像、面色、脉象进行的判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下面就是统计数据:
![]()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每一方面的人数,加起来与专家总数16对不上。
比如,对舌质的判读,判读为淡红的有9人,判读为红的有2人,判读为淡白的有5位,判读为舌质暗的有2人。
下面其他方面也有这种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属于专业方面的,内行人能看懂,而像我这样的外行看不懂。
但是,我这样的外行却能看出来,不同医生对同一名患者的望闻问切诊断,确实是存在明显差异性的。
为什么会存在差异性?显然,这首先与人的主观性有关。比如颜色问题,什么样的是红,什么样的是淡红,什么样的是黄,什么样的是淡黄,这很难有一个容易区分的标准。再者,与现场的环境、光线肯定也有关系。最后,就是与患者自身的变化也有关系,从被第一个医生看,但被最后一个医生看,有时间跨度,患者面部的颜色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
该研究的第二个角度,是让同一个医生先后两次对同一病例进行诊断。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从采集的心系病例中,剔除填写不完整、字迹不清晰、不符合标准的,再随机抽取25份病例,复印成为50份,从1到50编号,按照双盲原则,请两位专家对这50份病例进行诊断。
这个调查的结果是:
心气虚、心阳虚、痰浊、寒凝的辨证诊断一致性相对较高;对于心阴虚、心血虚、血瘀、气滞、心火亢盛的一致性不高,尤其是阴虚的一致性最差。
请注意,“一致性相对较高”的含义表明存在不一致性。也就是说,同一个医生对同一个病例的诊断,各方面都存在不一致性的可能。
从患者角度来说,这是令人忧虑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现实中不大可能存在。现实中,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受时空限制,可以说都是“一次性”的——两次诊断之间发生了时间变化。
第三个角度,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进行诊断。这与第一个角度区别在于,已经给出四诊信息,医生只要根据信息进行诊断。
这一角度调查结果如下:
![]()
综上可知,中医诊断的一致性、准确性的确差,对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论文归结为医生的主观性和标准的模糊化,提出的建议是,进行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与诊断的标准化研究。
这实际上就是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制定诊断的标准好理解,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是怎么回事呢?论文的说法如下:
四诊客观化目的主要在于量化诊断,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等技术方法,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的规范化和客观化信息采集及提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主观性。
我是外行,揣摩不透这个意思,大致理解为用计算机对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客观定性。比如颜色,通过大数据进行划分,然后用仪器拍摄患者的面部、舌头等,传进电脑,由电脑进行判读。
果真做到这一点,的确比人的判读要客观了。但是做到这一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即便判读客观了,换句话说,是不是说对四诊信息判读与对疾病的诊断一致性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就一定正确了呢?
现在的人生病了,即便到了中医那里,也是要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检查的。而对于患者来说,自然也是更倾向于选择使用现代医学检查并相信检查结果。
现代医学检查是不是一定就准确呢?当然也不是,所以也可以看到去另一家或者去更好的医院复查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说,误诊的概率很低,大多数的复查常常是为了进一步确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