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00余件作品跨越山海,“其命惟新”广东百年美术展开幕

0
分享至



10月18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正式开幕。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重要活动,本次大展汇集超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展览面积超20000平方米,系统梳理并全面呈现广东美术在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就。


展览现场。赖鑫琳 摄

展览规模占据上海美术馆三个楼层、超2万平方米展厅,设有七大板块与三个专题,以“倒叙”方式展开叙事。观众从49米层出发,首先接触当代艺术实践,随后逐层向下,依次回顾改革开放、新中国建设及20世纪初洋画运动等历史阶段。

展览中不乏岭南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高剑父创作于1932年的《东战场的烈焰》,记录了上海闸北在“一·二八”事变中的创伤场景,传递出深沉的民族情感;林风眠的《青衣仕女》以流畅线条展现东方仕女的灵动飘逸;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的《淬厉新之》则通过105件水墨模块的拼合,探索传统绘画的当代转型。



展出作品。阮佳雯 摄

为增强观展体验,展览特别设置“300米文献时光长廊”,梳理广东美术百年发展脉络,并打造沉浸式数字展厅,通过AI技术让赵兽《饮早茶》、关良戏剧人物画等作品“动起来”。同时,“岭南非遗体验区”让观众在观展之余品味广东早茶,感受地道的岭南生活气息。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登陆上海,并非岭南与海派的初次邂逅,而是百年文脉的一次重逢。1912年,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截至20世纪初,粤籍美术家已成为海上画坛多元格局中的重要组成。纵观百年,沪粤两地的艺术交流绵延不绝。大批粤籍人士不仅在上海的工商业领域崭露头角,岭南画派更将海派艺术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融入创作,最终形成兼具笔墨意趣与光影肌理的独特风格,展现出“革故鼎新、兼容并蓄”的艺术精神,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共生的典范。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这场沪粤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盛事,将为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动能。”

展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18日。

原标题:《800余件作品跨越山海,“其命惟新”广东百年美术展开幕》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阮佳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219文章数 7577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