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小龙虾逐渐退出市民餐桌,而在广陵区沙头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却能持续供应至春节之后,凭借高含肉率、大规格等优势,成为当地水产养殖的“香饽饽”。近日,记者走进当地养殖企业,探访这种特色龙虾的养殖秘籍与市场前景。
![]()
“这是澳洲淡水龙虾,这个虾含肉率比普通小龙虾要高一些,而且它的规格都比小龙虾大,像这种规格的虾是比较大的,应该就是有二两左右,普通小龙虾养到二两是比较困难的。”上午,在位于广陵区沙头镇的扬州市江天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寇祥明正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
据了解,该企业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已进入第七个年头,经过多年摸索,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养殖模式。目前,企业每亩虾塘平均放养虾苗约4000尾,亩产可达250-260斤,销售均价稳定在每斤80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张孝宏:“平均亩成本大概在六千块钱,包括苗种、承包费用、工人工资,销售大概在两万块钱左右,一亩地利润一般不会低于一万块钱,效益还是比较可观。”
![]()
虽然澳洲淡水小龙虾经济效益可观,但是澳洲淡水小龙虾作为热带虾类,对生长条件要求不低——不仅高温环境下会停止脱壳、生长,甚至死亡;对水质也极为敏感,水环境不佳会直接影响存活。张孝宏坦言,当前养殖最大的难题集中在种苗环节。与罗氏沼虾、青虾动辄数千上万的抱卵量不同,每只澳洲淡水龙虾抱卵量仅数百个,导致种苗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外购种苗还面临运输损耗问题,成活率难以保障。为破解这一困境,企业已制定明确计划:明年将启动自主育苗。“目前,最大的难度是种苗,所以我们公司打算明年准备自己繁苗。如果自己繁苗,优越性就是减少了路途中运输成本,还能提高成活率。”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寇祥明表示,如果本地繁育技术成功落地,虾苗成活率有望从外购的较低水平提升至60-90%,种苗成本将显著下降,进一步放大养殖效益。记者在虾塘现场看到,每口塘内都种植了水草。寇祥明介绍,通过“低密度养大虾”的模式,在保证效益不降低的前提下,将进一步提升龙虾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生态健康养殖,就是要低密度养大虾,效益在不降低的条件下来,养殖出更高品质的水产品。就像我们这个塘里面都有水草,种水草养大虾,低密度养大个,来提高它的附加值。”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王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