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有个养老社区,住着两位老人,张阿姨七十二岁,每天早上开手机直播插花,粉丝两万多,周末带孙子去科技馆,自己用健康APP测血压,记步数,李叔七十五岁,从不碰智能手机,信了什么量子水杯能治病,结果被骗走十二万,后来躲在家里不出门,半年瘦了十八斤,两个人年纪差不多,日子却过成两样,关键不是岁数大不大,是愿不愿意学新东西,敢不敢接变化。
![]()
身体老了,不是吃药或者少吃多动就能撑过去的,关键还是得管好自己,吃饭别总吃太甜太油的,血糖稳了,肌肉就不容易丢,睡觉得睡够,深睡眠比吃啥补药都顶用,有人天天测血压,记运动量,把身体当机器一样,该查就查,该调就调,这些事没那么玄乎,普通人天天都能做。
![]()
脑子也得跟上时代,很多老人不敢学新东西,不是怕学不会,是怕自己掌控不了生活,有人开始拍短视频,教人做菜,讲过去的事,有人用AI帮着写回忆录,戴上VR眼镜,再看看年轻时的街景,教育部去年推了银龄数字计划,让年轻人教爸妈用手机,全国五千个社区都在试,日本用机器人陪老人说话,我们更看重家人多聊聊,技术只是帮个忙罢了。
![]()
家里关系也在变,以前总说老人带孙子是应该的,现在90后日子紧,孩子自己顾不过来,老人帮一把是情分,不是本分,有些地方开始流行反向养老,子女租房和父母住一块儿,各自赚钱,互相照应,专家说代际冲突不是因为想法不一样,而是老人没被当成能做主的人,你让他们参与家里事,他们反而更乐意帮忙。
![]()
夫妻之间不再非得缠在一起过日子,上海有研究说,老伴走了之后,三年内另一方去世的概率高出七成,但那些有朋友、有自己爱好的老人,去世的概率能降下四成,最好的关系不是谁离不开谁,是你过你的,我在这儿,给你留一盏灯,不是拖着你,是陪着你。
![]()
政策也在慢慢改变老人的生活,明年全国要投三百亿改造居家环境,装扶手,改厕所,加紧急呼叫按钮,有些地方发老年数字身份证,点一下就能叫社区服务,查医保,报警,AI语音助手现在能听懂老人说的模糊话,比如头闷闷的,就会提醒测血压,找医生。
七十岁不是终点,是三十年前一点一点种下的东西,张阿姨日子过得热闹,是因为她一直没停下学新东西,李叔困在原地,是因为他不愿意碰那些新鲜玩意儿,没人逼你非得用手机,但你不学,不是躲开了麻烦,是把自己关进了小屋,健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你每天选对了饭,睡踏实了,和人说说话,敢迈出一步换来的,你今天怎么过,就决定了三十年后你站在哪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