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翻开麦家的《人生海海》,像是无意间闯进了南方乡村的褶皱里,潮湿的风裹着泥土味扑面而来,还有那些藏在屋檐下、田埂间的故事,正带着岁月的温度,慢慢在眼前展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文字,写尽了一个人在时代洪流里的挣扎与坚守,让每个读完的人,都忍不住对着 “人生海海” 这四个字,轻轻叹一口气,又生出几分对生活的敬畏。
![]()
故事发生在浙江乡下一个普通的村庄,这里的日子像村口那条小河,表面平静,底下却藏着暗流。而村里最特别的人,当属 “上校”。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大家都这么叫他,带着点好奇,又掺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上校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还做过军医,一手医术出神入化,救活过不少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被尊敬的人,身上却背着 “污点”—— 他的肚子上,有一行刺青。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这行刺青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上校一辈子甩不掉的 “枷锁”。
![]()
小时候的 “我”,总爱跟着村里的伙伴,偷偷打探上校的消息。我们会躲在他家院墙外,听里面传来的药罐咕嘟声;会追着村里的老人问上校的过去,哪怕得到的答案总是支支吾吾。那时的 “我” 不懂,为什么一个救过那么多人的英雄,会被人背后议论;为什么上校明明有本事去大城市过好日子,却偏偏守在这个小村子里,守着一间小小的诊所,守着一只叫 “老保长” 的猫。
![]()
随着年岁渐长,“我” 才慢慢看清上校命运里的坎坷。他曾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子弹穿过身体,却没能打垮他;他曾在医院里日夜操劳,救死扶伤,却因为那行刺青被人误解;他曾想过逃离,想过忘记过去,却始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后来,特殊年代来临,上校被批斗,被羞辱,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有的选择沉默,有的甚至落井下石。上校的尊严被一点点撕碎,他的精神也终于垮了,最后变成了一个像孩子一样懵懂的人。
![]()
读到这里时,我不止一次红了眼眶。麦家没有把上校写成一个完美的英雄,他有缺点,有脆弱,有自己解不开的心结。可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才让这个人物更加真实,更加让人心疼。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生活里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有的被打倒,有的却选择咬牙坚持。而上校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也照出了生命的韧性。
![]()
书中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 “我” 的爷爷。爷爷一生好面子,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他因为上校的事情,担心家里被连累,于是四处散播上校的谣言,想以此撇清关系。可最后,他却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郁郁而终。爷爷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自私与懦弱,也让我明白,有时候,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反而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麦家在书里写道:“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 “人生” 这两个字的新认知。是啊,人生就像一片广阔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我们会遇到风浪,会遇到暗礁,会被打得遍体鳞伤。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选择活着,选择在苦难中寻找希望,选择在绝望中坚守初心。
上校虽然最后变得懵懂无知,可他曾经救过的人,曾经做过的好事,并没有被忘记。就像村里的人,后来想起上校的好,会主动照顾他;就像 “我”,多年后回忆起上校,心里满是愧疚与敬佩。这让我相信,善良从来都不会被辜负,即使它会暂时被误解,被掩盖,可总有一天,它会像阳光一样,穿透乌云,照亮黑暗
合上书的那一刻,窗外的天空刚好暗了下来,远处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我想起书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仿佛他们就生活在我身边,经历着和我们一样的悲欢离合。《人生海海》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成长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要保持善良与坚韧。因为人生海海,只要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