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10月18日,103岁的杨振宁先生逝世。
虽然对于这位“寿越期颐”的老人,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大家还是不免有些遗憾和悲伤。
![]()
其实杨振宁先生返回中国之后,对于他的评价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首先不少人觉得他年事已高,究竟还能为国家的物理科学事业做多少贡献值得考虑,毕竟2015年他恢复中国国籍的时候,已经90多岁。
再者就是他与小自己54岁的妻子翁帆的爱情故事,也成了很多人非议的切入点。
而争议最大的一点,还要属杨振宁强烈反对我们国家建造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粒子对撞机(CEPC)的事情。
![]()
对此,杨振宁给出的三点解释,也是十分的通俗易懂和直接:
这东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理论产物,我八十年代的时候就觉得它要落后了,现在还建,真的没必要。
我们现在的整体科技水平不行,即便是这个CEPC出了成果,我们也用不上。最后这2000亿花了,也只能是给别人当嫁衣。
国外有小型的粒子对撞机了,他们的相关专家都是我的同事和学生,出了成果后,我会带到国内来的,不必担心落后他们。
![]()
后来国家也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没有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去建造这个大型的CEPC。
而最后发生的事情,也似乎验证了杨振宁的说法。好像粒子对撞机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之外,也没有太大的、能与其成本投入相匹配的科技成果了。
不知道当初那些批评杨先生的人们,现在还想说什么。
(点击“关注”,精彩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