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连续多日闭门不出的"游客",为何对海景民宿的落地窗情有独钟?**当民宿老板小赵推开房门打扫时,发现这位"特殊客人"正用专业相机对准窗外的军事码头,镜头里赫然是军舰的动态画面。这并非影视剧情,而是国安部最新披露的境外间谍利用民宿偷拍军港的真实案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间谍偷拍军港案始末:民宿老板的"火眼金睛"
该案中,境外间谍通过线上平台预订了连续多日的海景房,入住后异常行为明显:既不出门游览,也不使用民宿常规设施,却反复调整朝向军事码头的相机角度。民宿经营者小赵敏锐捕捉到两大疑点:一是订房时对方专门咨询"能否看到军港"等敏感问题;二是日常巡查发现住客长期架设专业设备拍摄。
![]()
image
恰逢国安干警开展反间谍指导,小赵立即上报线索。经查证,该住客确为境外间谍人员,其拍摄的军舰动态、港口布局等均属军事秘密。此案的成功侦破,展现了"全民反间谍"机制的实效——普通经营者的警觉性成为国家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
军事设施周边住宿场所的"三重风险"
国安部通报指出,类似案件暴露出敏感区域住宿业态的特殊风险。地理位置的优势反而成为隐患,部分高层民宿、海景房因视野开阔,可能被不法分子转化为"天然观测点"。线上预订审核不严、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等管理漏洞,更为间谍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
image
技术窃密手段也在升级。除传统摄像设备外,无人机、隐蔽式摄录装置等新型工具频现。某商户曾因连续直播海景背景暴露军舰动态,被境外势力用作"免费情报源",凸显技术手段带来的非接触式窃密风险。
国安新规解读: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设防"
2025年3月实施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许可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敏感区域住宿场所必须安装窗户阻视膜或固定百叶窗,物理阻断直视军事设施的角度。经营者需建立异常行为识别机制,重点关注长期租住却闭门不出、反复调整拍摄设备等7类可疑情形。
![]()
image
责任划分更为清晰:所有经营者须履行"三必须"义务,包括设置警示标识、登记拍摄设备、及时报告可疑情况。某地已对军港周边民宿实施"一窗一策"改造,通过景观带布置、智能监控等技术手段,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
全民反间谍防护网构建指南
对经营者而言,需建立从预订筛查到日常巡查的全流程防控。特别警惕反复咨询军事设施视野的订房需求,以及携带测绘仪器、拒绝客房服务的住客。普通民众可通过12339热线或网络平台举报可疑情况,国安部强调"疑似即可报"原则。
![]()
image
识别间谍有五个关键特征:异常关注敏感区域视野、携带专业摄录设备、行踪诡秘回避交流、电子设备异常加密、长期居住却无合理目的。某案例中,正是住客询问"军港能否租小船"的细节引起警觉。
国家安全没有旁观者
《反间谍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民宿老板小赵的故事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守门人"。从物理阻断到行为识别,从单点防控到全民联防,唯有织密"千万双眼睛"构建的防护网,才能让间谍行为无所遁形。军事安全无小事,你我都是防线上的关键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