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15分钟,就6犯离场。
在赛后的时候,杨瀚森是这么说的:还是不能去评价裁判,只能说是确实是自己动作不规范,自己有需要去改进的地方,存在着很多小动作。
![]()
首先来说,态度还是很好的,确实,NBA的吹罚,虽然可能也不是那么百分之百的正确,但是,相对来说,他们是把规则给体现最好的一个平台。
这主要还是基于人家的裁判业务水平是过关的。
应该这么说,平均水平都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对于规则的理解,还有对于规则的维护,都是相当到位的。
一句话说到底,杨瀚森的这6次犯规,每一个还真的都是“师出有名”,他被罚下海真的不算冤枉。
![]()
这件事情能怪杨瀚森吗?
答案是也不尽然。
因为,防守习惯的养成也是和成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青年队的时候,是那个阶段的主教练在教学,来告诉球员什么动作是可以做的,什么动作是不可以做的。
等到在大一点,尤其是进入到成人队之后,就拿过去两个赛季在CBA的经历来说。
如果,裁判的整体吹罚水平非常高,那么杨瀚森可能现在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尴尬情况。
![]()
说到这,有球迷就说了,就算是这样,那么也不对啊,毕竟CBA遵循的是FIBA的规则,和NBA的规则也不太一样。
确实,两者在一些细节上是有差别,但是,大体上还是一样的。
比如防守动作上,不能下手,这是绝对一致的,还有作为内线球员进攻的时候怎么去使用自己的手臂和其他肢体动作才是合理的,这也都是相近的。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CBA。
防守球员在防守的时候,还没靠近进攻的球员,手就已经先挨上了,再进一步那就是环绕和围抱。
![]()
内线球员进攻几乎全部都是“肘子”开路,对着防守球员的面部就去了。
这一点,杨瀚森曾经既是发起者也是受害者。
总的来说,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被“浸染”了两个赛季。
基本上算是让他的防守动作和防守习惯都接近于“定型”了。
现在来到了NBA,他很多时候完全就是下意识的动作就跟着出来了,裁判一看,这都是明令禁止的,不吹都不行,于是,只能响哨了。
可能当时的那一瞬间,杨瀚森还有点懵圈,觉得为什么会吹自己,
![]()
毕竟,此前在CBA的时候,这些动作都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这还说的是他来到NBA之后已经进行了刻意的“收敛”。
要不然,整个动作的“幅度”会更大。
所以,我们之前都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3年,但是,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3天。
现在杨瀚森是完全不适应NBA的吹罚。
接下来,他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不要去抵触裁判的吹罚,相信那些都是有原因的。
然后,好好的找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来对自己的动作做一番彻底且全面的调整,争取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
还是那句话,杨瀚森有潜力而且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多的机会和可能,现在就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以及更正问题的最好阶段,逐一改正之后,问题都不大了。
最重要的一点,哪怕是以后在NBA退出了,那么也一定不要再回CBA了,在这里真的是学习不到太多有用的东西,甚至好多都还是误人子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