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热心网友晒出福建某医院工资对比:编内医生年终奖抵编外半年工资,公积金按顶格交,补贴名目多到像报菜名。编外人员?哦,他们也有“福利”——比如“灵活就业的福报”:基本工资打七折,绩效看领导心情,五险一金?能按最低标准交就是菩萨心肠了。
![]()
(某三甲医院编外人员 中级职称 研究生学历 8月份基本工资)
![]()
(某三甲医院编外人员 中级职称 研究生学历 8月份绩效)
三明医改后编内编外收入差距曝光:一年少挣六万,只是因为你“身份”不对?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身份,薪资单上的数字冰冷地划分出两个世界。
三明医改被誉为中国医改的“样板间”,口号响亮,目标崇高。打破“以药养医”,实现“同工同酬”,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很美好的蓝图。然而当我们掀开华丽的外袍,却发现内里依旧是编制身份决定收入水平的老故事。
医护人员的钱包,却在改革的春风中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01 三明医改后,编内与编外人员的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来看几个赤裸裸的例子。
编内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普遍比同职称的编外人员高出1000-2000元。这还只是基本工资部分,在餐补、季度奖、年终奖等福利方面,差距更为显著。
有护士坦言:“编内同事比我多拿3个月工资,干的活却一模一样。” 这意味着,即使每天面对相同数量的患者,完成相同的手术,编外人员一年到手的收入却可能比编内同事少数万元。
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也因编内编外身份不同而存在差异。编内人员公积金按12% 缴纳,而编外仅5%。这一差距不仅影响当下收入,更会导致退休待遇的悬殊:编内人员退休金可达在职工资的80%-90%,编外则按企业标准(约40%-50%)。
有麻醉科医生爆料,同为持证医师,只因被划入医技科室,年薪直接打8折,一年比别人少拿六万块。某三甲医院放射科主任晒出工资条,30万年薪在工分制二次分配后缩水至24万。
02 三明医改声称要推动“同工同酬”,但现实却极具讽刺意味。
编制的隐性特权在医改后依然根深蒂固。编内人员在职称晋升、培训和学习机会上具有更多优势。科主任在分配高工分项目(如手术、科研)时,往往优先考虑编内人员,而编外人员多承担基础性工作。
![]()
(某三甲医院编内人员课题报销)
当发生分配不公时,编内人员向院方申诉可能成功,而编外人员申诉时则可能被回应“不满意可离职”。
年薪制考核的复杂性也令人窒息——门诊量、手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30多项指标压得人喘不过气,稍不留神就触发“倒扣机制”。去年某科室因耗材超标,全员绩效被砍3成,有人到手工资比改革前还低。
最让医生们憋屈的是“大锅饭”趋势:接诊100个普通病人和10个重症患者,绩效工分竟然相差无几。有主任医师吐槽:“现在做3台4级手术的工分,还不如过去开五盒药”。
03 为何编内编外差距如此难以打破?背后是体制性利益固化和深层次矛盾。
编制与财政拨款、职称晋升绑定,短期难以彻底剥离。某三明医院数据显示,编内人员年均隐性福利(如科研经费、培训机会)比编外高3-5万元。
医改的“深水区”里,编制就是艘救生艇,编外只能裸泳。财政拨款看编制,钱跟着编制走,编外人员需要医院自己“创收”。
科主任、院领导多属编内群体,改革动力不足。三明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院领导所在科室人均收入比普通科室高10万+,而儿科、急诊等“吃力不讨好”的科室,绩效却常年垫底。
当改革从“打破灰色收入”变成“制造新不公平”,这场医改的阵痛期恐怕比想象中更漫长。
04 编内编外差距不仅体现在工资单上,更衍生出结构性不平等的恶性循环。
清退编外趋势下,部分医院通过降薪、减福利倒逼编外人员主动离职,编内岗位稳定性反而更加凸显。编外人员不仅面临收入差距,还可能因政策调整而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面对降薪潮,一些医护人员开始重新考量职业选择。31岁的董木(化名)最终下定决心放弃有编制的岗位,远赴德国读博。还有医生直言:“光是PUA又不能养家还房贷”。
但仍有不少医护人员在坚守。正如一位从业多年的医生所说:“谁不是抱有救死扶伤的情怀选择这个职业?”只是当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时,情怀又能支撑多久呢?
当“同工同酬”成为口号,而编制身份成为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时,三明医改在公平性方面的成绩单上,无疑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三明医改的“成功”,大概成功在让编内编外各安其位:编内享受改革红利,编外承担改革成本。
医客说
医改的初心,不该被“身份”消解
三明医改的“成功”,若仅体现在编内人员的“红利”与编外人员的“承担”上,便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初衷。医疗行业的公平,不该是“编内躺赢、编外苦熬”的生存竞赛,而应是“能力决定回报、付出获得尊重”的价值实现。
当“同工同酬”从口号变为现实,当编外人员不再因身份被“隐性歧视”,当医生的职业尊严不再被收入差距碾碎——这场医改,才算真正触及了“公平”的内核。否则,所谓“样板”,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身份特权”而已。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杏林苑社群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