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那边威胁对中国加税,欧盟在这边帮腔作势、趁火打劫,还要求中国转让电动汽车技术。
![]()
最近中美欧贸易摩擦又升级了,咱们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捋一捋事儿的前因后果。
背景是这样的:中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上,领先全球一大截。欧盟那边眼红了,因为他们的汽车产业被中国产品挤得喘不过气来。
![]()
2024年10月,欧盟就突然宣布对中国出口电动车加征35%的关税,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一会儿是"中国政府补贴",一会儿又喊"产能过剩"。
这招确实让中国车企的出口成本陡增,但咱们的企业也不含糊,既然你关起门来加税,那咱就把工厂建到你家门口去。
比亚迪马上在匈牙利砸下重金建厂,预计2025年就能投产,土耳其的生产线也计划在2026年启动,用本地化生产绕开关税壁垒,这本来是全球产业链合作的正常操作,没想到却把欧盟逼急了,使出了更不讲理的招数。
![]()
2025年10月14日,彭博社爆出个大新闻:欧盟正在酝酿新政策,要强制在欧洲运营的中国企业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欧洲公司。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中国车企想在欧盟地盘建厂卖车?行,但得把电动车和电池的核心技术交出来,给本地企业"搭便车"。
欧盟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提升自家产业竞争力",甚至放风说11月就要出台具体政策,专门针对所谓的"战略行业"。
更讽刺的是,这事儿刚好赶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又跳出来搞事情的时候。就在欧盟放风要抢技术的前两天,特朗普突然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重点就是稀土和电动车相关产品,还张口就说中国"非常敌对"。
这可不是巧合,中美欧贸易摩擦升级到现在,欧美这套"组合拳"打得明明白白:美国在关税上施压,欧盟在技术上伸手,两边一唱一和,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电动车技术领先全球。
![]()
要知道中国的电动车产业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可不是什么"补贴",而是企业十几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和产业链深耕。
就拿比亚迪来说,从电池技术到整车制造,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这才在欧洲市场靠实力赢得了消费者,西班牙市场10%的份额就是最好的证明,难道这也要被当成"原罪"?
面对这种不讲理的要求,中国当然不能忍。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直接亮出三个"反对":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反对借"提升竞争力"搞保护主义。
![]()
这三个"反对"字字铿锵,戳中了欧盟的要害。要知道WTO早就明确规定,强制技术转让违反国际贸易基本准则,欧盟自己以前也天天把"反对保护主义"挂在嘴边,现在却自己打自己的脸,这种双标行为简直把"虚伪"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咱们不妨扒一扒欧盟这套说辞的漏洞。他们说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可欧洲市场的消费者用脚投票,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增长251.3%,说明不是中国产能太多,而是欧洲本土产品满足不了需求。
![]()
他们说"提升竞争力",可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抢来的技术堆出来的。德国的汽车工业之所以曾经强大,是因为奔驰、宝马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日本的电子产业能领先,是因为索尼、松下持续的研发投入。
现在欧盟不想着怎么激励本土企业创新,反而把手伸向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这种"捷径"根本走不通,只会让欧洲车企更加依赖外部技术,彻底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
![]()
更严重的是,欧盟这招会直接砸了全球产业链的饭碗。现在的汽车产业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一辆电动车从电池原材料到整车组装,要经过几十个国家的供应链协作。
中国企业在欧洲建厂,本来是带着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来的,匈牙利工厂投产后能创造上千个本地岗位,这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可如果强制技术转让,中国企业谁敢再去欧洲投资?
![]()
万一投了钱建了厂,核心技术却被抢走,这不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到最后,欧洲本土的供应链会断裂,消费者买不到性价比高的电动车,只能被迫接受欧洲车企的高价产品,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
再看看美国那边的加税威胁,同样是损人不利己。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电动车的电机、电池都离不开稀土材料。
如果特朗普真的加征100%关税,美国本土的电动车企业成本会暴涨,本来就竞争力不足的美国电动车产业只会更难。
![]()
而中国这边,我们早就在拓展多元化市场,东南亚、拉美、中东的市场份额都在快速增长,美国的关税大棒打不死中国电动车,反而会让自己的企业失去中国供应链的支持,这简直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说到底,欧美这些动作背后都是同一个焦虑: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改写全球产业格局。以前欧洲靠燃油车赚得盆满钵满,现在中国电动车后来居上,他们就慌了神,忘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竞争不是靠行政手段打压,而是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中国企业从来不怕竞争,比亚迪敢去欧洲建厂,就是相信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但中国企业也绝不接受不公平竞争,更不会任由别人抢走自己的核心技术。
![]()
接下来的局势其实很清楚:欧盟如果真的在11月出台强制技术转让的政策,中国肯定会通过WTO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中国车企也会加快全球化布局,不仅是在欧洲建厂,还会在更多新兴市场深耕,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而欧美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最终只会孤立自己。现在全球都在向新能源转型,谁能抓住这个机遇,靠的是开放合作,不是封闭打压。
欧盟要是真把中国企业逼走了,损失的不仅是技术和投资,更是在新能源时代的话语权。
![]()
最后想说的是,创新从来不是逼出来的,更不是抢来的。中国电动车技术的领先,是成千上万工程师熬夜研发出来的,是无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闯出来的。
欧美与其花心思搞这些旁门左道,不如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毕竟消费者最终认的是产品,不是政客的口号。
如果欧洲车企能造出比比亚迪更好的电动车,不用欧盟出台政策,消费者自然会买账;可如果造不出来,就算抢来了技术,也只是学到皮毛,学不到核心竞争力。
![]()
在新能源这场全球竞赛中,只有开放包容、公平竞争,才能真正推动产业进步,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受益。
参考资料:
欧盟拟迫使中企向欧企移交技术 外交部: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央广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