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专家提出大胆建议:修建中-俄-美跨洲际铁路,促进三国大团结

0
分享至

俄罗斯专家提出,可以修建一条连通中俄美的跨洲国际铁路,将三个世界大国团结起来,当下,正是中美、美俄博弈的关键时期,俄罗斯专家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可以说相当大胆了,那么,这一想法能成为现实吗?



俄专家三国跨洲国际铁路构想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按照这一俄专家的设想,这条铁路可以从西伯利亚,横跨白令海峡连通美国阿拉斯加州,将中美俄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跨北美和东北亚的国际铁路。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距离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宽也只有81公里,最窄处是处于白令海峡之间,由俄罗斯控制的大代奥米德岛和美国控制的小代奥米德岛,两岛之间距离只有3.8公里,如果在该海峡以岛屿为支点,可建立连接两国的跨境铁路桥或海底隧道,向东可串联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直抵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伯利亚尤其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近几年以来发展的主要侧重点,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急着东转,打开亚洲市场,俄罗斯总统此前在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上曾公开表示,远东的开发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俄罗斯的未来。但由于过去对远东疏于经营,导致这里基础设施跟不上,物流运输效率过低。因此当下,远东的开发最首要的任务还是提高基础建设,形成规模产业集群,才能吸引投资和人口流入。



对于俄罗斯来说,有了这条铁路便能大幅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同时连通中国和美国两大消费市场,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铁路向东连接的阿拉斯加州,则是美国最大洲,面积高达58.6万平方公里,占全美总面积的20%,虽然该州并不与美国本土直接接壤,但因同时毗邻北冰洋和太平洋,是美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关键,同时该州资源十分丰富,北坡油田累计产油超170亿桶,天然气储量93万亿立方英尺,金、铜、锌等金属资源也十分丰富,朱诺金矿年产黄金曾一度超10吨。同时,这里又拥有世界级渔场,海产品年捕捞量占全美50%以上,得益于这些优势,阿拉斯加发展成为美国最富裕的洲之一,2024年人均GDP达到了9.5万美元,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不过,目前也面临着能源转型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铁路在远东向南则可延伸接入我国东北地区,连通全中国铁路网,如果能够实现,这条铁路可作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延伸至北美洲,到那时,就不只是亚欧大陆桥那么简单了,将是连通亚欧美洲全球大陆主片区的庞大交通网,不仅有助于我国绕开马六甲等海运带来的困局,保障能源安全,还能激活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其注入新引擎。



未来还可与北极航道形成“陆海联动”,将中美俄在北极事务中的竞争转化为合作,从而深化中美俄的地缘三角关系,拓展外交战略空间,这或将颠覆百年来形成的全球固有地缘格局,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际上,早在11年前,就曾有中国学者提出过建设一条中俄美跨境铁路,按照当时的设想是铁路全长约1.3万公里,时速在350公里以上,建成后,从中国东北抵达美国西海岸将不到两天时间。

如今,俄罗斯专家也提出了同样的想法,是否意味着时隔多年,这一计划能够成为现实了呢?

中俄美跨洲际铁路能成为现实吗

虽然中俄美跨洲际铁路理论上来看带来的效益是全方面的,但结合现实还是面临着多重阻碍。

最大的阻碍便是地缘格局的复杂性。



美俄自苏联时期就处于博弈状态,阿拉斯加作为美国最靠近俄罗斯的领土,更是被其视为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对冲的核心军事基地。同时中俄利益捆绑的逐步加深和中美贸易博弈的持续升级,反而在地缘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制衡状态,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很可能引发其他难以预料的后果,加上中国高铁与美俄技术系统的不兼容性,更加剧了三方合作的困难性。

另外,还有白令海峡的极寒环境、西伯利亚的复杂冻土,以及经济投资上的分配和项目回报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还有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等,都是挡在这条铁路面前的巨大障碍。

对此,俄罗斯专家也坦言,这一梦想项目,在未来30年内开工的可能性仅有5%。所以,这一中美俄跨洲际铁路计划,短期内来看,也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7:00:07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郑丁嘉话
2025-11-04 09:45:17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最英国
2025-11-05 19:05:00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澎湃新闻
2025-11-04 21:38:2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毒舌NBA
2025-11-05 22:06:28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懂球帝
2025-11-06 01:51:06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54:57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陈意小可爱
2025-11-06 06:12:38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文史旺旺旺
2024-10-31 12:26:20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56:03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懂球帝
2025-11-06 04:22:06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细语
2025-11-05 10:21:36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单手搓核弹
2025-11-05 17:05:53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沙黾农
2025-11-06 06:20:02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懂球帝
2025-11-05 13:50:08
2025-11-06 07:03:00
猫咪纪实说 incentive-icons
猫咪纪实说
专注原创内容,分享军史趣闻
3863文章数 102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时尚
数码
本地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OS 10内测第四批招募:机型名单已公布,你的机型在内吗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